注意: 生物科企是「高風險,高回報」投資,散戶投資者應避免一注獨贏,分散投資風險。
內地藥品提質降價是大勢所趨,仿製藥廠難以獲得高速的盈利增長。相反,一眾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如信達生物 (SEHK:1801) 和百濟神州 (SEHK:6160),由於市場憧憬其自主研發的藥物在成功推出市場後能獲得巨額的專利收入,在過去一年獲得市場的關注。筆者認為,GX中國生科ETF (SEHK: 2820) 是生物科技界別中最適合一般散戶投資的產品。
「大包圍」分散投資
醫療科技深奧難明,一般投資者較難深入理解。要從中「一注獨贏」 手押注其中一家公司,儼如在賭場「買大細」。因此,若看好整個行業前景,最理想的做法是「大包圍」,分注投資。中國生科全面追蹤 Solactive 中國生物科技指數內的股票分配比重。截至2020年1月17日,中國生科的首十大持倉包括信達生物、康泰生物 (SZSE:300601) 和中生製藥 (SEHK:1177) 等焦點藥企。
自主研發藥物是一項「高風險,高回報」投資。散戶投資者利用ETF買入不同公司,既能分散風險,又能憑藉公司成功開發相關藥物後所得的巨額專利收入獲利。
一眾生物科企盈利拐點將到 買入靜候爆發點
中國新增患癌人數正在每年上升,由2012 年的近300萬宗倍增至2035年預計的近600萬宗。顧問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亦指出,中國生物製藥市場將以每年16.4%的規模增長。到2021年,此市場將達3,260億人民幣。一眾上市生物科企已經有多個 II/III期的臨床項目正在進行中,內地自主研發的抗癌藥物相信在未來一到兩年陸續有上市,屆時將大大刺激整個版塊的投資氣氛。
交易費用低 但需留意流動風險
中國生科ETF 由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管理,管理費為每年資產淨值的0.68%,收費合理。但投資者需留意此類型 ETF 的流動性風險。此股對上一個月的平均成交量僅有約5萬多股,投資者在市況平靜時出售,可能較難找到對盤買家。
【延伸閱讀】必須收藏的ETF投資組合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