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看營運數據 中糧肉食仍受非洲豬瘟影響

內地養豬業受非洲豬瘟影響,致豬價去年大幅上升,令過去一直不受重視的「豬股」,也成為投資者關注的對象。

其中,中糧肉食(SEHK:1610)被視為港股之中唯一的「養豬股」,加上其國企背景,故更受投資者關注。

第四季生豬欄及豬肉銷量均遜預期

隨著豬價逐步上升,中糧肉食去年初也受市場憧憬,而有一段較強的升幅。不過公司的豬場也受到非洲豬瘟影響,第三季度生豬出欄量大幅下降,至26.5萬隻,較去年同期跌約60.4%,而生鮮豬肉銷量則減少28.1%,至3.5萬噸。當時,管理層給予的訊息,是20199月本公司生豬出欄量已環比提升,以及向分析員透露,全年目標生豬出欄量為220萬隻,即第四季度的生豬出欄量超過40萬。

不過,在今年初公布的全年數據,則顯示2019年全年的生豬出欄量僅得198.5萬隻,按年減少22.2%;而生鮮豬肉銷量則有14.6萬噸,按年減少23.3%。換言之,單計第四季度,生豬出欄量為26.8萬隻,而生鮮豬肉銷量僅得2.4萬噸,反映生豬出欄量與第三季度相若,而生鮮豬肉銷量更比第三季度少約三分之一。

管理層預期,第四季度的生豬出欄量超過40萬,但結果只得26.8萬,較預期少約三分之一,故數據公布後,中糧肉食的股價由之前2.24元,跌至117日的2.01元,在豬價依然高企的情況下,跌幅仍超過10%,實屬罕見。

當然,公司營運數據遠差過管理層對外發布的預期,到底應否提前作出披露,值得商榷。

作為一般投資者,獲取公司營運資訊的能力,遠較機構投資者弱,而港股僅此一隻「養豬股」,加上其國企背景,本身有維持社會穩定為主,假如提前公布生豬出欄量大幅減少,或會加重社會對非洲豬瘟的憂慮,股東利益未必放在首位,投資風險較高。

豬肉股宜選萬洲國際

投資者如果不想錯過投資豬肉的機會,可以選擇美國的豬肉期貨,或萬洲國際(SEHK:288)。由於中美簽訂貿易協議,未來兩年須進口大量農產品,而豬肉正是中國缺乏的農產之一,故有利當地肉價。另一方面,投資者也可留意A股上市的豬肉養殖同業,如規模更大的牧原、溫氏、新希望等民企,一方面可分散風險,另一方面是民企營運上有更大的靈活性,信息透明度也更高,提供月度營運數據,方便投資者更快作出投資決策。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