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藥(SEHK:1093)剛公布旗下3種藥阿莫西林膠囊、阿奇霉素片及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擬中選帶量採購項目。而現時市場受價均高於中標價,但公司預期能中標能提高銷量。
石藥以原料藥起家,近 2016年踏足仿製藥市場,其後在創新藥及帶量採購等醫改下,2017年起收入明顯提速,由 2013至 2016約每年一成左右的營收增速,升至 2017及 2018年的同比 25%及 36%增長,高增速到 2019年首三季都未見衰退,期內營收同比升 27.6%。
創新藥及原料藥相輔相成
仔細看石藥的細分業務貢獻的話,不難發現創新藥業績亮麗依然,同比升近 52%,當中以抗腫瘤藥增長最顯著。其中二仿藥品多美素在 2018年已見八成以上的同比增速,2019年首三季更是再接再厲,在高基數上再創 118.1%增速。至於集團多年來的的明星藥品,治療輕中度急性缺血性腦卒的恩必普,雖因推出多年難以再見破百的高增長,但自 2014至 2019上半年一直保持近四成的高增長,去年更是成功列入內地權威官方指南。
而常被市場忽略了的原料藥增長亦不弱,當中維他命C業務收入增速達 15.3%。事實上以此起家的石藥,不少原料藥都是世界層面的龍頭,維他命C佔全球市場份額 35%以上,咖啡因添加劑更是五成以上。由此可見,石藥既有作為高增長引擎的新藥,又有市佔率高的老牌藥品貢獻穩定收入,集團業績增長力度不乏。而且創新藥的毛利率較高,近年佔集團總營收比例上升,帶動石藥整體毛利率由 2014年的 38.2%大大提升至 2019首三季的 70.9%。雖然與同行中生製藥(SEHK:1177)近 80%的毛利率看似尚有差距,但中生業務主要只覆蓋高端藥物,毛利率固然更高,石藥業務卻延展至毛利率較低的中低端藥品,有 70%以上的毛利足見集團盈利能力的強勁改善。
研發加速 多重磅新藥即將面世
醫藥企業不得不看其研發實力。石藥目前的研發團隊逾 1800人,在美國、上海、北京、石家莊有四大研發中心,吸納國內外的研發技術及專業人才。值得注意的是,石藥近年建立「自研+快速引進」模式,與多間醫藥科技公司戰略合作,進一步提升研發效率。例如 2016年與藥明康德(SEHK:2359)合作引進新藥;2018年與上海藥物所合組上海潤石公司;目前又與不同中外大專院校合作。
石藥的研發快馬加鞭,成效亦有目共睹,今明兩年預計會見到有多隻重磅創新藥推出市場。集團在小分子藥物項目有 18項正處於臨床階段,另外有 20餘項正在臨床前研究;大分子創新藥有 13項臨床,另有 40餘項在臨床前研究。這些在研項目覆蓋抗腫瘤、精神神經線、心腦血管等,在國內外均有龐大且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除此,集團研發的納米製劑更被內地藥品審評中心納入優先審批名單,有望在今年上半年上市。
投資結語
可見石藥長期業績增長動力充裕。集團股價現處於歷史相對高位,且近年常有帶量採購等政策風險的陰霾需要注意。石藥剛公布有3種藥擬中選帶量採購。一般來說,帶量採購雖可增加銷量但要降價,影響正面或負面往往不易估計。不過,石藥於創新藥上有很大潛力,長線投資價值依然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