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數十年,物業市場曾為投資者帶來理想回報,不過到了現在,其吸引力可能不及股市。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等投資者採用的趁低吸納股票策略能產生豐厚回報,有見及此,現在大概是買入高安全邊際優質企業的好時機。
此外,投資者亦可將資金集中在快速增長的經濟體和分散在多間企業上,從而提高組合的風險/回報比率。
週期性
物業價格和股市均具有週期性,過往亦曾經歷多次興衰。現時看來,物業市場增長速度可能會較近年放慢。該市場一直受惠於各國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結果不少物業估值過高,削弱了未來資金增長潛力。
另一邊廂,目前不少股票的性價比不俗。無可否認,標普500指數和恒指等股票指數的牛市都已延續了十年,但其中的大部分成份股均未見估值偏高,反映股票投資可能成為資金增長的途徑。因此,如果投資者採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也許便能利用低估值的優質企業獲利。
增長機會
除了估值較低的優勢外,股票市場亦能提供長線增長機遇。投資者買入物業時往往局限於周邊地區,相反,股票市場卻帶來在多個快速增長經濟體中買入股票的選擇。舉例來說,在股市中,投資者能夠買入印度等經濟體的企業,由於有關地區的增長率遠高於發達經濟體,較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將有助提升回報。
除此以外,投資者也可以調整組合,從而把握科技和醫療保健等行業的增長機遇。上述行業及其他眾多範疇均能從長遠全球經濟趨勢中分一杯羹,故此回報前景可能較佳,並有望跑贏物業投資。
多元化潛力
股票市場不但增長率較高,而且與物業投資相比,亦擁有較多減低風險的機會。買入多隻股票是相對簡單和具成本效益的投資方法,就算資金不多,投資者也可以減低組合承受的整體風險。
與此相反,買入不同地區的多項物業會產生高昂成本,而且投資者亦難以處理物流問題,可能使得組合高度集中,進而影響回報和增加風險。有鑑於此,跟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建議,並投資股票市場應是更可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