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政府近年致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早前稱將於 2021年開始實施風能和太陽能平價上網,今年將是補貼的最後一年。驟眼看,此舉短期內限制了行業的盈利空間,但在今年年底前,風電及太陽能電都勢必迎來「搶裝潮」,年內業績或能沖一波。
風電發力 港股龍源電力可關注
去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新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有了時間限制,風電運營商勢必在今年年底前盡力完成此前的獲批項目,接入電網,以獲更高電價。
市場預計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今年將升至 29吉瓦,而去年為 24吉瓦。同時,需求上升令風力渦輪發電機售價上漲,去年平均售價同比升 13%;不過隨著行業邁向平價上網的過渡,相信售價於年內會見回調,意味著風電運營商在擴充產能是衍生的成本壓力下降。而且電價政策的不確定性告一段落,行業估值有望回升。
港股中的龍源電力(SEHK:916),去年底江西鉤刀咀4.84萬千瓦項目順利投產,標誌著集團風電裝機容量突破20吉瓦,蟬聯全球最大風電運營商地位。而且集團的科創能力同樣出色,承擔國家 8 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起草國家和行業標准66項,獲357項專利授權,3項國家能源科技進步獎,10項中國電力科學技術獎,反映集團的技術競爭力。
留意光伏設備建造商信義光能
除了運營商外,有關設備製造商的業績亦能從這「搶裝潮」中受惠。光伏方面,港股中可以留意信義光能(SEHK:968)。早前平價上網在醖釀階段時,集團業務需求下降,發展前景存在不確定性,但都已反映在集團業績及股價上,展望今年會受惠於低基數導致業務增長勢頭更強。市場亦預計國內今年新增太陽能裝機量將達 40吉瓦,而去年為 30吉瓦。股價方面,集團過去幾月節節上升,投資者宜候回調吸納。
結語
兩板塊都聚焦在年內發展,長線價值雖然不俗,但到年底少不免受平價上網影響而回調。投資者亦須候機止賺,待市場喘息稍定後再作入市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