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 vs 新交所:哪間更值投資?

港交所(SEHK:388)作為香港唯一的交易所,擁有著壟斷市場的優勢,唯近期與倫交所合併計劃告吹,動搖了市場對其管理層的信心。距離香港不遠的新加坡就有著另一所定位相近的交易所--新交所(SGX:S68),到底這間交易所會否是港交所的理想替代選擇呢?今篇文章就由3個角度比拼一下。

業績增長

複式增長率 新交所(近十年) 港交所(近十年)
收入 4.0% 9.3%
盈利 2.3% 7.9%

數據來源:Morningstar.com

交易所的核心收入來源就是從市場參與者買賣之中收取的費用,簡單地說,成交量越大,交易所的收入就會越高。過去十年間,港交所的增長表現就遠較強勁,其盈利複式增長率更比新交所的數值高出逾2倍。港交所的優越表現就可歸因於期內成功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深圳證券交易所連接,以及香港的獨特經濟地位成功吸引規模龐大的中資及外資企業來港上市。

截至2018年底,於新交所掛牌的證劵總值為9,369億坡元,約等於54,000億港元,而港交所的數據則為299,094億港元,是新交所的5.5倍。擁有著市值龐大的公司掛牌,加上資金流量較大,港交所的增長表現自然較優勝。展望未來,中美關係緊張之下,中資企業來港上市的意欲上升,港交所過去的增長有望延續。至於中國有意在澳門打造「澳交所」的潛在威脅,等到成事之後才擔心亦不會遲。

投資表現

  新交所(TTM) 港交所(TTM)
淨利潤率 43.67% 68.06%
資產周轉率 0.47倍 0.05倍
資產回報率 20.44% 3.45%
股本回報率 39.94% 22.36%

數據來源:Morningstar.com

港交所的盈利能力同樣較新交所強勁,淨利潤率的差距有逾25%,這也許是因為港交所的收入規模龐大,更能有效攤分營運所需的間接成本。不過,也許是交易所及交易產品的合規問題,港交所保留著高水平的現金儲備。

據最近季度公布,港交所總資產中有逾80%為現金及等價資產,但新交所就只有40%,變相可有更大部分資產用於營運投資,整體投資回報就較優越 。雖然參與者存放於港交所的儲備,例如保證金可為港交所帶來龐大槓桿,但放大後的股本回報仍難與新交所媲美。簡單地說,港交所的增長往績較佳,但新交所才是期內更有能力為股東賺取回報的公司。

與股息

  新交所(目前) 新交所(五年平均) 港交所(目前) 港交所(五年平均)
市盈率 22.65倍 23.26倍 36.96倍 37.45倍
市帳率 8.28倍 8.58倍 8.00倍 8.29倍
股息率 3.44% 3.94% 2.43% 2.43%

數據來源:Morningstar.com

估值方面,新交所的市盈率相對港交所便宜,這可歸因於市場預期港交所過去較優勝的增長將會延續。若以資產淨值為基數,新交所的市帳率略較港交所昂貴,但考慮到新交所的股本回報率是港交所的1.8倍,新交所的估值就似乎較吸引,再者新交所現價的股息率同樣較豐富。

結語

若要在兩者之間選其一,筆者就會選擇投資回報較優勝,且現價估值相對便宜的新交所。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