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SEHK:2020)上月發出2019年度盈利預喜,營收增長超過 35%,毛利率有提升,淨利潤更是預料錄得不低於 45%的同比升幅。
多品牌策略 在行業擴張時機受益
維持了業績高增長的安踏,本身業務體量都要遠遠高於國內同業,事關集團採取多品牌戰略,目前已有 13個品牌:安踏主品牌、安踏童裝、FILA、FILA童裝、Descente、Kolon Sport、KingKow及新收購的體育用品集團 Amer Sports。
多品牌策略讓安踏業務遍布各項運動品類。現今中國人均收入增長帶動了消費結構升級,再加上健康意識的提高導致體育用品市場規模迅速膨脹,有研究預料 2018至 2023年市場年複合增長率 10.4%,增長到 4346億元規模。安踏的發展方針有助令集團在這市場規模擴張時機充分受惠。
另外,在安踏旗下品牌中 Amer 業務以戶外和冬季運動為主,在全球多項運動裝備品類品牌的排名列入前三,是一個認知度很高的品牌,有望助安踏更有效爭奪發展迅速的中國戶外及冰雪運動裝備市場。
2018年中國戶外運動裝備市場規模 578億元(人民幣・下同),並預計於今年達 67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 7.9%;冰雪運動的市場規模亦預期在 2018至2022達到 15.8%的年複合增長率。而且此行業都有「馬太效應」的跡象,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市場有向龍頭集中的趨勢,2018年Top 2、Top 5、Top 10的品牌市佔率達 38.5%、61.4%及 78.5%。
前景明朗 安踏業績增長力度充足
安踏的「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策略,積極完善品牌影響力、品牌組合及產品組合,提升競爭力,成果亦逐漸反映在業績上,集團自 2014財年起資產回報率及股東資金回報率都年年上升,截至 2018年兩者分別為 18.89%及 27.83%,都屬於優異水平。同時,安踏有意在五年內發展部分品牌至「10億歐元品牌」,屆時營收增長跟今天比較數以倍計,規模效應亦有望令費用成本下調。
結語
早前安踏股價有稍稍回調,但目前亦回升至高位水平靠穩,長線價值未完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