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收藏的ETF投資組合攻略

近年全球都興起被動式投資,簡單一點說就是利用ETF(交易所買賣基金)進行,主要好處是收費相對較低,而且可以選擇追蹤哪一隻指數,即是你會知道ETF會投資於哪個主要市場、行業或主題,不用像投資互惠基金,很多時候買了甚麼,自己也弄不清楚。

買ETF要識8大要點

至於買ETF前,大家要知道8大要點:

投資ETF需留意的要點
要點 解讀
追蹤甚麼資產 要了解ETF追蹤何種資產回報
做好/做淡 要確認ETF是做好/做淡,不要做錯邊
用甚麼方法追蹤回報 用期貨或股票或實物去追蹤回報,特性有很大不同
追蹤誤差 是不是跟得足相關指數回報
溢價或折讓 現價較資產淨值(NAV)高或低
槓桿 槓桿倍數會放大回報/虧損
收費 管理費等開支愈低愈好
交投活躍度 交投愈活躍,買賣差價愈窄,流動性更佳

1.追蹤甚麼資產:要了解ETF追蹤何種資產回報,可以是指數或商品價格等。此外,要留意ETF傳統是被動式管理,即只會跟指數調動組合,但近年亦有些帶主動管理,故投資前要多做功課。

2.造好/造淡:要確認ETF是造好/造淡,不要造錯邊。港股近年都有逆向ETF可買。

3.用甚麼方法追蹤回報:用期貨或股票或實物去追蹤回報,特性有很大不同。另外,追蹤回報有3種方式:

a.全面複製策略:基金經理會按追蹤指數成分股的比重投資於該等指數股份以獲取回報,好處是能緊貼追蹤指數變動,缺點是成本及交易費用較高,例如盈富基金(SEHK:2800)。

b.代表性抽樣複製策略:基金經理會透過抽取最具代表性的股份,構建一個和追蹤指數擁有差不多回報、風險、投資特點的投資組合,這個方法較常見於追蹤成分股眾多的指數,好處是相對「全面複製」成本較低,缺點是不像「全面複製」般緊貼指數,有一定程度追蹤誤差。

c.合成複製策略:基金經理透過運用(a)掉期合約(SWAP)及或(b)衍生工具,以達致低成本而能追蹤表現的效果,並不一定直接持有成分股。這種方式同樣能緊貼追蹤指數表現,但對手風險、估值風險及流通性風險,均較前兩種高。合成ETF在股票簡稱前會有「X」作識別。

4.追蹤誤差:是不是跟得足相關指數回報。

5.溢價或折讓:現價較資產淨值(NAV)高或低。某程度受市場供求影響,但高太多並不理想。

6.槓桿:槓桿倍數會放大回報/虧損。

7.收費:管理費及經常性開支等支出愈低愈好。

8.交投活躍度:雖然ETF會有莊家開價,但交投愈活躍,買賣差價愈窄,流動性更佳。

美股佔組合比重最高

在對ETF有初步了解後,假設以100萬元建立組合,建議其中30%至40%投資美股,筆者認為若美股跌,其他股市應難有強勢,因為美國大型企業國際影響力太高;15%投資港股;20%投資A股;5%至10%投資黃金;15%至20%可用於靈活部署。

ETF投資組合參考建議
地區/資產 比重 選擇
美國 30%至40% 安碩納指一百(SEHK:2834)、BMO納指(SEHK:3086)、Vanguard Growth ETF(US.VUG)、iShares Russell 1000 Growth ETF(US.IWF)
香港 15% 盈富基金(SEHK:2800)
中國 20% 華夏滬深三百(SEHK:3188)
黃金 5%至10% SPDR金ETF(SEHK:2840)
其他 15%至20% 安碩MS台灣(SEHK:3074)、領航發展歐洲(SEHK:3101)。按市況增倉或買逆向ETF對冲

投資美股方便的途徑考慮買入安碩納指一百(SEHK:2834)或BMO納指(SEHK:3086),兩者均是追蹤納指100指數,以港元交易,實物資產複製。惟投資外國市場交投多數不活躍,買入時要留意差價。

如果大家有美元或不怕轉美元投資,可直接買美股ETF(篩選美股ETF可利用www.etf.com網站的篩選器),建議考慮Vanguard Growth ETF(NYSE:VUG)或iShares Russell 1000 Growth ETF(NYSE:IWF)。兩者頭幾大持股均是最大的幾隻科技股,開支比率分別為0.04%及0.19%。

VUG追蹤CRSP美國大市值增長指數,並會投資於有增長特質的大型及中型股。主要行業分布:約48%投資於科技股;20%投資於消費性周期股;10%投資工業;9%投資健康護理;9%投資於金融。

IWF投資於由羅素1000指數選擇具增長大、中型股組成的指數。主要行業分布:約47%投資於科技股;16%投資於消費性周期股;15%投資健康護理;12%投資工業;5%投資金融。

看好恒指走向的話,市場選擇有盈富基金、安碩恒生指數(SEHK:3115)及恒指ETF(SEHK:2833)。盈富基金及恒指ETF均追蹤恒生指數表現;安碩恒生指數ETF是追蹤恒生指數淨總回報版本,(即指計算基礎指數的表現時,以扣減稅項後之股息再投資為基準)。最直接投資港股的方法是買盈富基金,而且股息率有約3.3%。

A股方面,可以買華夏滬深三百(SEHK:3188),該ETF追蹤滬深300指數,採實物資產複製,流通性相對充足。筆者傾向選擇廣泛指數,而且不用過分集中於金融股。

黃金方面,可選SPDR金ETF(SEHK:2840),追蹤倫敦黃金定盤價,採實物資產複製。

餘下的資金可考慮追蹤MSCI台灣指數的安碩MS台灣(SEHK:3074);追蹤富時發展歐洲指數的領航發展歐洲(SEHK:3101),其中有84%投資大型股,主要投資於金融、消費品、工業及醫療保健,而英國佔27%、法國佔17%、瑞士及德國各佔約14%。另外,可按市況短期增持個別地區指數,或買入逆向ETF短暫對冲。

最後,保守投資者可用較少銀碼按比例買入,若股市回調才再加倉。大家也應按自己投資取態調節比例。事實上,香港的ETF選擇不少,在美國上市的ETF更幾乎是你想得出來的都有,希望大家在讀過本文後,能了解更多如何揀選ETF。

【延伸閱讀】必須收藏的5大熱門主題投資組合

【延伸閱讀】必須收藏的月供股票投資組合名單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