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市道自去年年中進入寒冬,大部份零售股被一沉百踩。無論未來零售業是否有結構性的改變,現時有3隻「落難」的零售股,相當值得關注,著眼長線價值的投資者不妨考慮趁低吸納。
1.香港電視 (SEHK:1137)
以「一日蝕一架Benz」蝕出名堂的香港電視HKTV Mall,在2018年底股價谷底回升,公司雖然仍在蝕本,但由於總商品交易額、每日訂單數等營運數據不斷增長,市場信心加強,股價在去年7月初曾一度攀升至5元以上高位。可惜其後始終不敵經濟衰退及零售市道不景氣的負面因素,加上獲利回吐,股價在9月後打回原形,徘徊在3至4元水位。
香港電視在上周公布第4季營運數據,銷售表現相當不錯,10月至12月的每日平均訂單數量比7至9月為高,分別是19,500、18,100及18,700 (7至9月為14,100 , 14,200 , 16,300 ) ;至於10月至12月每日訂單總商品交易額是2.76億、2.5億及2.71億,比較7至9月有明顯升勢(7至9月數字分別為2.33億 , 2.37億 , 2.27 億)。
現在市民留在家的時間多了,一旦習慣網購的方便,香港電視有望擴大客戶基礎。事實上,截至去年12月,獨立客戶數量由前年的20.1萬名增加至26.6萬。香港電視轉虧為盈的主要突破點,是不斷增加商品交易金額,以「量」攤分出貨成本,看現在的趨勢,只是時間問題。
2.周大福 (SEHK:1929)
訪港內地遊客數目自去年中驟減,首當其衝的當然是金舖。周大福在去年10月底已發盈警,不過主要原因是未償還黃金借貸合約的「未變現虧損」,即對沖金價引致的損失。
這期間,周大福香港的生意當然受創,但周大福的盈利有8成來自中國內地市場,而這部份的生意仍在增長中,可彌補香港業務的損失。而且周大福近年積極拓展內地三四線城市業務,收益及盈利皆往正向發展,前景有一定基礎。
3.迅銷(SEHK:6288)
Uniqlo這品牌人人都識,但以HDR型式在港上市的母公司迅銷,股票成交量不算高。其實迅銷的業績長時間處於強勢,在2019財年(截至8月)無論收益和溢利都持續增長分別8%及11.3%,而迅銷股價在過去3年都在升軌上。但2020財年的首季,迅銷合併業務利潤卻按年下跌14%,這是由於Uniqlo海外市場溢利大跌3成所致,主因是南韓與香港業務的收益及溢利均大幅下跌,剔除這兩個市場後的海外業績,其實錄得收益及溢利的雙增長。
迅銷旗下的Uniqlo和GU都是強勢品牌,後者的增長力度尤其強勁,首季經營溢利按年增加44.4%。迅銷的管理和營運都相當穩健成熟,上一季度個別市場出現了經營挑戰,相信集團有辦法克服。
結語
面對股市調整,往往是發掘價值被低估公司的機會,這3隻股票有機會隨股票回升表現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