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金管局發行多張虛擬銀行牌照,各大虛擬銀行即將準備試營業,並計劃推出優惠吸引用戶開戶及試用虛擬銀行服務。
眾銀擬高息搶存款客
據《彭博》報道,香港虛擬銀行眾安銀行(ZA Bank),計劃使用「銀彈戰術」,以年利率6厘高息吸引用戶並設立3個月定期存款,較現時銀行普遍3個月定存利率介乎1.9厘至2.3厘高出約4厘。
“ZA began a pilot last month for the city’s first digital-only bank. It’s offering the 6% rate for three-month Hong Kong dollar deposits capped at HK$200,000 ($25,000), according to a person with knowledge of the matter. The accounts are set at a 2% rate, but offer a top up of as much as 4% to select clients, the person said. Standard Chartered, HSBC and BOC Hong Kong Holdings Ltd. pay 1.9% to 2.3% for the maturity.”
市場或會憂慮,這類新型的虛擬銀行,或會令「大笨象」匯豐(SEHK:5)的香港業務受影響。
存款戰未必不利大型銀行
不過,這類所謂的高息定存,也是一般銀行招攬客戶開戶的手段之一。事實上,不少中小型銀行為了吸收資金及取得用戶個人資料,以作日後投資產品及貸款銷售之用,故此也願意給予新客戶高息,作為獲取用戶的成本之一。
另一方面,假如銀行體系「缺水」,同業拆息抽高,銀行計算後發現扣除吸引新用戶的成本後,定存息率比同業拆息低,就會傾向推出更高息的定存「吸客」,這些是現時香港銀行業常見的做法。故此,即使經歷過多輪「定存大戰」,對滙豐業績沒有太大影響。
而且,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類高息定存,對新客戶也有一定吸引力。以眾安銀行推出6厘定存利息,息率已比目前新造的稅務貸款約4厘為高,換言之,客戶可以透過借入稅貸獲得資金,然後開戶,將有關資金存入銀行,3個月後取回,之後再尋找其他高息債券作投資,如銀行債或內房債等,都可以賺取息差,達致無本生利的效果。
結語
對銀行而言,有人肯借稅貸,等於更多錢為銀行賺取收入,反而有利業績表現。所以即使新銀行以「銀彈」攻勢搶客,暫時也不用過於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