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阿里巴巴在港的空前成功對美團是壊消息?

美團點評(SEHK:3690)這隻股份一直表現出眾。公司增長數據強勁,令股價由年初低於50港元飆升至現時100多港元水平。

雖然美團在2019年表現非常出色,股份日後也許面臨阿里巴巴集團(NYSE:BABA)(SEHK:9988)的挑戰。經過多個月嘗試後,阿里巴巴於11月在香港上市,正式「回家」。

股價在上市數日後飆升10%,同時推高阿里巴巴在香港與紐約的估值。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在上市時募集超過110億美元,可預留供日後使用。

阿里巴巴計劃動用部分資金與美團一較長短。阿里巴巴在文件中表明,公司將會動用部分募集資金

「通過即時配送和本地生活服務平台『餓了麼』和線上旅遊平台『飛豬』繼續拓展和提升所提供的生活服務」。

競爭加劇

有了募集得來的資金,阿里巴巴可以投放更多資金在旗下「餓了麼」業務之上,「餓了麼」一直都與美團爭奪中國本地服務/外賣市場佔有率。阿里巴巴去年收購「餓了麼」完全控制權。

如果這間電商巨頭投放更多資金在「餓了麼」之上,美團的利潤率也許會因此受挫。鑒於公司的高估值,投資者期望日後出現大幅增長。

如果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業務能夠搶走美團的市場佔有率,那麼美團的增長或會放緩,其高估值可能會被修正。

並非全部都是壞消息

並非全部都是壞消息阿里巴巴正身處多重戰線,在雲端領域與騰訊(SEHK:700)競爭,而在電商領域則與拼多多(NASDAQ:PDD)和京東(NASDAQ:JD)競爭。公司亦著手「新零售」,與傳統零售商競爭。

由於身處多重戰線,阿里巴巴也許不會動用太多新募集資金投放在「餓了麼」之上。相比雲端或人工智能之類的高利潤業務,外賣利潤不高。

阿里巴巴可以更加善用募集資金,而管理層也許會決定投資其他領域。

美團的旅遊防衛網

對美團來講幸運的是,公司在本地服務/外賣領域主要競爭對手就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旅遊業務不及競爭對手那麼強勁,因此,阿里巴巴或許不會投放太多資金在這個領域與美團一較長短。

在旅遊領域,美團基本上打出全壘打。憑藉其龐大用戶群,加上透過一個應用程式就能輕易下訂單,這間科企的旅遊業務過去數年一飛衝天

從2014年開始,美團現時在旅遊業的市場佔有率已超越前行業龍頭Trip.com(NASDAQ:TCOM)。旅遊在中國較富裕地區變得盛行,旅遊業務也許能夠賺得更多利潤。

美團背後仍然面對宏觀流向

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放,香港示威活動持續,但香港市場仍有力反彈。

相對過去十年平均值,港股估值被低估高達8至10%。 與此同時,中美貿易緊張局面似乎正在改善,而非惡化。

去年MSCI亦提升中國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基金的佔比,現時中國國內股票佔這隻很多被動機構必須跟從的指數約4.1%。如果港股大幅反彈,作為其中一間龍頭企業,美團很大機會表現出色。

重點

阿里巴巴在香港籌募數以十億元,代表美團面對更大競爭。對投資者來講,這間電商企業日後如何動用募集所得數十億元的資金,可謂相當重要。

如果阿里巴巴計劃投放數十億元與美團一較高下,那麼美團的增長也許會放緩。增長放緩股份也許會拖低股價。

可是,長遠而言美團存在眾多結構性順風,如果管理層表現良好,即使阿里巴巴加入競爭也許不會帶來太大影響。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