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視(SEHK:1137)早前公布第四季度的營運表現,香港社會運動在該季達致高峰,而根據公司提供的資料,也發現隨著事件轉趨激烈,對公司的短期營運有一定影響。
訂單增幅顯著
公司表示,去年10月、11月及12月,每月的日訂單量分別為19500單、18100單及18500單,而每單平均消費額為456元,459元,467元。而香港社運活動最激烈是在去年11月份,可以見到隨著社運衝突越深,對香港電視的銷量增長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較之前一個月跌逾7%,12月局勢略為緩和,但日單量也未回復到10月份的水平。
對比2018年同期,10月、11月及12月的每日訂單量,分別為12900單、12200單及12200單,按年增加約五成,而2019年第三季度約14100單至16300單,
顯示香港電視按年及按季每日訂單增長仍然迅速。
2018年11月的每日訂單跌幅不到6%(部份或受阿里雙11因素拉走部份原先在香港電視網購平台的消費額),可見社運活動對香港電視的營運表現短期略有影響。
用戶高增長期或已過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登入HKTVmall或HoKoBuy的獨立設備數量由去年底的150.8萬,稍微增加至166.8萬部,增幅約一成;曾於HKTVmall或HoKoBuy購物的用戶量,則由2018年的20.1萬人,增加至26.6萬人,增幅約為三成,反映用戶轉化成消費用戶的比例增加,但另一方面也反映香港用戶高增長階段已過,未來轉化率及消費用戶留存率,是公司能否扭虧為盈的關鍵。
香港電視表示,2019年公司全年訂單總商品交易額(GMV)為27.8億元,稍微高於其訂下的27.5億元目標。管理層預期,今年GMV目標為33.8億元,按年增長21.6%,視乎現時社會事件及經濟狀況的發展。
香港電視最快今年料可扭虧
事實上,公司行政總裁王維基在2018年的業績算得清楚,目標在兩三年內將GMV提升三至四倍。以2017年全年GMV約10.7億元計,即一年做到30至40億元總交易額,就有盈利的希望。而今年33.8億元的GMV,已經在其「扭虧為盈」目標範圍內,隨著經濟規模效應,公司在採購及物流成本佔比持續降低,或許今年內就能夠見到香港電視取得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