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蘋果(NASDAQ:AAPL)傳出有意涉足外太空領域的消息以來已經過了兩年半。2017年時,蘋果挖走Alphabet的兩位高層管理人員——芬威克(John Fenwick)和特雷拉(Michael Trela),二人在Google專責衛星及太空船項目。唯一可能的解釋是,蘋果正在考慮透過地球同步衛星所組成的太空互聯網傳送數據,與SpaceX、Facebook和亞馬遜正在建設的網絡競爭。
蘋果有充分的理由發展太空互聯網,數據計劃產生的經常性訂閱收入,相當於每位用戶每年貢獻750美元(根據SpaceX計劃所洩漏的估計數字)。以下是蘋果近年在銀河抱負方面取得的進展。
仰望星際
據彭博早前報導,蘋果不斷擴大其太空互聯網工程師團隊,現時聘請了約12名來自航空航天行業的員工。這個由芬威克和特雷拉領導的小組希望在未來5年內推出項目,不過由於該計劃屬試驗性質,推出時間可能會變動。 蘋果添加到團隊的其他人才,還包括在無線技術、內容傳遞網絡(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及通訊衛星領域富有經驗的業界資深人士。
報導指蘋果尚可輕易叫停計劃,但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展示出推行策略的意願。除了傳遞數據外,蘋果還可能利用這些衛星作其他用途,例如提高用於地圖測繪和其他功能的位置資料的準確性。
蘋果網絡
早在蘋果於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網絡上推出初代iPhone前,喬布斯(Steve Jobs)就曾夢想建立一家無線電訊商。他構想過使用未經授權的無線頻譜(即Wi-Fi現時營運的頻譜)來建立一個監管負擔較輕的網絡,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個想法未能實現。
在當時來講,斥資數百億美元建立無線網絡的風險太大,但如今,iPhone的全球用戶數量突破九億,蘋果作為科技龍頭亦對掌控這一環價值鏈的風險和回報有更清晰的了解。
脫離無線電訊商可進一步增強iPhone的用戶忠誠度,同時為用戶資料提供更強的私隱保護。美國電訊商出售用戶的位置資料已經多年,這種有問題的做法直到去年才受到關注。蘋果已擴大其分期付款計劃,從而削弱電訊商的角色(電訊商一般利用分期付款來留住客戶)。Facebook最近承認,即使用戶關閉了定位服務,它依然能追蹤用戶的位置,這通常需要對無線訊號(例如Wi-Fi或手機訊號塔連線)進行三角測量,才能做到。
建設和啟動由衛星組成的太空互聯網不但成本極高,而且需要多年時間部署,但蘋果是少數兼具財力和遠見卓識來實現這個目標的公司,而該項目亦會讓蘋果不斷增長的訂閱服務組合如虎添翼。並非人人都需要雲端儲存或手機遊戲,但所有iPhone都需要從某個地方取得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