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點評VS阿里巴巴 哪隻更應買入?

阿里巴巴(SEHK:9988)上市後屢屢破頂,氣勢如虹;美團點評(SEHK:3690)2019年股價翻倍,晉身紅底股後亦不見回落,兩大股應該如何取捨,今天從三點比較。

論業績

美團於 2019年8月交出了首個季度盈利業績,給予市場無限憧憬,到第三季又再下一城,單季純利 13.35億元(人民幣・下同),2018年同期則虧損 832億元,遠勝市場預期;首三季收入 693.7億元,同比升 52.7%,已高於 2018年全年總收入。

阿里巴巴第三季業績同樣亮麗,收入 1190億元,同比大增 40%,略優於市場預期;按非通用會計準則純利同樣同比升 40%至 327.5億元,亦勝過預期。

兩者業績增長力不相伯仲,但美團屬高速成長初期,加上扭虧為盈的驚喜,短期內股價較易被市場沖喜逐創新高。

論前景

阿里與美團近年都努力拓展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在這方面目前是美團領先一截。

阿里以電商起家,亦因此有不少科技技術、流量及大數據建立的優勢,但電商與本地生活服務未必可以無縫涵接。電商重視線上營運及異地商品調配,講究打破地域界限的物流;相反,本地生活服務區域性強,亦較重視線下運營服務,亦有違阿里一向「輕資產、輕運營」的線上經營理念,有別於美團強地推、精細化布局,「重運營」,高頻帶低頻,實現消費者高度復用。

在客戶端方面,阿里的電商形象根深蒂固,認知較難轉化;反之美團作為信息集合地的形象鮮明,即時性強,高頻剛需。當然,美團在資本實力上不如阿里,美團要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甩開阿里亦不容易,而且市場龐大又高速膨脹,長遠而言誰會成為大贏家依然難說,但短期內美團有望稍勝一分。

論估值

兩者股票近日持續攀升,一來是近日宏觀經濟有改善,中美貿糾紛又即將簽署階段協議;二來美團扭虧、阿里新上市,都不乏炒作因素,因而兩者估值都不低。比較而言,阿里的業務較穩健,市值又更龐大,股價波動性較低,比較適合想高枕無憂的長線投資者。

結語

美團與阿里巴巴比較其實各有優勢,阿里的增長較穩打穩紮,美團擴張速度可能更快更深入地區。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