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分析技巧眾多,到底哪一門投資門法最能為投資者帶來長線財富增值,目前仍難有確實答案。股神巴菲特就曾提出過:「一個投資人的目標,就是以理性價錢買入一檔可在長線賺大錢,且容易理解的生意。」本篇文章就由這個角度出發,為新手投資者推薦兩個分析的入門招數。
換個角度來解讀股神的看法,其實分析股票的工序主要有兩個:辨認出投資表現優越的公司,再以合理的價格購買這間公司的股票。
1. 用ROE辨認投資表現優越的公司
要找出投資表現優越的公司,就即是找出可利用其所擁有的資源來賺取最多錢的公司。但一間公司所擁有的資源,通常並不完全由股東提供,亦包括公司從其他機構所獲取的貸款。因此,要量度投資表現,就應以股東的資本為基礎,而股本回報率(Return on equity; ROE)就是一個合適的指標。
股本回報率(ROE)=盈利/股東權益
ROE反映出一間公司在期內為股東所賺取的收益,相對股東所投入的資本有幾高。數值越高,股東從公司業務所享受到的回報就越豐富。值得要注意的是,盈利只是會計所得數值,不等同於公司在期內收取的現金流入,而每一間公司所展示的盈利亦會有質素優劣之分。
2. 用PB來估算合理的價格
辨認出投資回報優越的公司後,投資者就可以用市帳率(Price-to-book ratio)來評價一下這間公司目前的股票價格是否處於合理水平。正如上所述,一間公司所能運用的資源亦包括貸款等債項,而這些資源遲早要償還,因此股東所擁有的實際權益只限於總資產扣除所有負債後所剩餘的淨值。
市帳率(PB)=股價/每股淨資產值
市帳率反映出一間公司目前股價,相對每股所享有的資產淨值的比例。例如2倍市帳率就代表投資者付出$2來購買$1的淨資產值。為什麼會有人願意付出$2的代價來購買只值$1的資產呢?原因是這間公司可運用資產來賺取回報,若可實現到50%的股本回報率,這$1的淨資產就可在兩年後變成$2.25,變相補償了投資者當初所付出的溢價。換言之,投資者可因應自己所要求的回報來推算自己應付出的溢價。
不過,必須要提醒讀者的是,一間公司的歷史表現並不保證可在未來持續實現,是以當初所付出的溢價未必可如期得到補償。但投資者怎樣才可找出回報穩定性較高的公司呢?這就涉及到股神常提出的另一概念--護城河優勢。
結語
不同行業的比率有異,在比較時要跟行業及歷史數據比較。此外,亦要配合市況進行分析,例如,PB很多時候會運用於分析一些重資產股票,如銀行股,市場就普遍會以PB作為較重要的衡量估值指標。目前不少內銀股好像建行(SEHK:939)及工行(SEHK:1398)的PB分別為0.72倍及0.78倍,均低於1倍,若按PB估值屬可以買入水平,但由於不少投資者擔心內地有隱藏債務,或因為債轉股而有部份數據難以掌握,所以令到內銀估值持續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