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辦公室外老照片暗藏投資奧義 學懂免耗十年光陰

關於股神巴菲特的幾條投資哲學市場上已多有論述,當中我認為以「在你有優勢的領域出擊」這一條尤為重要。另外,與此相關,投資應避免過度分散,因為有時勉強分散投資會使投資者不經意地投資了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增加了實際風險。

在你有優勢的領域出擊:捧球員的比喻

傳閒巴菲特的辦公室外長期掛着一幅相:著名捧球員Ted Williams準備擊球的一幅照片。Ted Williams活躍於40至60年代的美國職捧大聯盟,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捧球員之一,1966年獲選入捧球名人堂。他的高擊球率廣為人知,職業生涯打擊率為三成四。他曾解釋自己的擊球率何以這麼高:他不是個投球都選擇打擊的,通常當投球落在他擅於回擊的線路時他才會選擇出擊。巴菲特以此照片警剔自己投資也是應該在自己有優勢的項目或機會上下手。

簡單來說,在通訊發達的現世代,投資機會五花八門,投資者應選擇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下手。例如擅於觀察財務報表,分析股票基本價值的,便應集中價值投資。有豐富的協助企業進行併購的經驗的話,便可集中做合併套利等事件驅動投資模式。有醫學相關知識的話,可嘗試投資在醫藥、生物科技等行業。

巴菲特曾說過,若果每個人一生只有十次出手投資的機會,那麼人們必更謹慎出擊,並只在其有最大機會獲得最多投資利潤時才下注。事實上,在現時經紀費用因競爭及科技進步而愈來愈低的情況下,人們投資變得隨意。很多時我們做買賣不是真的衡量過風險回報,而是純粹因為買賣過程便宜簡單罷了。

分散投資的陷阱

另外,基於僅在有優勢時才出擊的原則,投資者應避免過度分散投資。分散投資的目的是分散風險,提高風險調整後收益。但若果我們為了分散投資而在自己不熟悉的項目上下注,便是本末倒置,反而增加了投資風險。簡而言之,在自己很熟悉的公司上下重注,風險反而會低於分散投資在幾隻自己不了解其行業或業務特性的公司上。

結語

投資與做人做事一樣,將力放在自己熟識的地方,勝算相對會更大,將資金放在自己不太認識的地方,反而會有更高風險。因此,即使分散風險本身正確,也要做對才有用。時常聽到十年磨一劍,您可用十年去學投資,並或許要從虧損中成長,亦可用已有的數十年生活及工作經驗應用於投資揀股上。只要換個角度,發揮自己優勢,投資並非難事,反而自然不過。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