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應該出售部分亞馬遜股票

筆者並非基於企業估值或潛力而出售亞馬遜股票。

過去十年,您在亞馬遜(Amazon)NASDAQ:AMZN)買過多少東西呢?

筆者回想一下,發現我們家在2009年時只買過兩件貨品,但時至今日,我們買過的產品大約超過了2,000件。公司單憑尿片送貨服務,已經成為不少人眼中的救星。

亞馬遜的股票亦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在2012年,筆者曾將其選為最看好的股票,並且逐字鑽研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每句話。最近十年,公司的股價上升1,300%,成為頂尖投資之選

我必須承認自己試過因投資組合內有太多亞馬遜股份而沽貨,不過現在我卻是首次因為對公司失去信心而出售股票。

筆者的決定並非基於企業估值或公司可能擴展至其他行業所致,亞馬遜的問題並不複雜,而且將會是長期發展關鍵。

淺談企業使命的重要性

筆者早就說過,在1990年代,投資者只能透過企業使命宣言理解亞馬遜,而當時公司的使命是「成為全球最以客為先的企業」。

從單純的書商發展成甚麼都賣的店鋪/配送網絡/雲端霸主期間,亞馬遜一直履行宗旨。

如果一間企業只以提高股東價值為目標,必定會很快被淘汰。企業需要激發僱員每朝上班的動力,並與客戶建立情感聯繫,使命宣言正正就是企業的指標。

多年來,亞馬遜的使命宣言行之有效。 筆者清楚記得前萬里富文章作者Morgan Housel在Twitter分享的親身經歷。

他的故事足證亞馬遜以客為先,結局皆大歡喜。當年,公司的成功秘密在於一心不二用,將消費者視為唯一的服務對象。

那麼,亞馬遜現在有多少米飯班主呢?

廣告業務是亞馬遜企業使命的第一道缺口。由於不少公司願意在宣傳方面大撒金錢,亞馬遜只需在消費者的搜尋結果前幾名列出「贊助」產品,換言之就是為廣告商宣傳貨品,便能輕鬆賺取收益。

在商言商,這項業務能帶來不俗利潤,對公司相當有利。然而,從使命宣言的角度分析,問題卻相當嚴重。在這項業務中,消費者不再是唯一的服務對象。假設公司並非以客戶評價的優劣和真偽作標準,而是優先列出「推薦」產品,使得搜尋結果顯示較差的選擇,那還符合客戶的最佳利益嗎? 

4月時,筆者曾問過類似問題。我的妻子也有提出同樣的憂慮,但沒人理會。

然後到了聖誕節,我在網上選購禮物時,首先就打開了亞馬遜的網站。結果在幾個小時後,以下問題讓我完全醒悟了:

  • 廣告: 我花了超乎想像的功夫來區分廣告和非廣告內容。
  • 信任: 鑑於第三方在網站上銷售大量產品,消費者難以判斷哪間企業較可靠。部分賣家甚至沒有設立公司網站。
  • 評價: 筆者要花不少時間瀏覽客戶評價,試圖分辨評論是由企業員工發表的「虛假」意見,還是真實的用家感想。
  • 操作困難: 即使筆者只是想列出評價最多的產品,系統仍然會優先顯示評論數目少於10則的產品。

各種問題已足以令我昏頭轉向。 

從這次經歷中,我清楚明白一點,那就是亞馬遜絕非以客為先,更別說要締造「全球最以客為先」的體驗。

為何我會出售部分(但非全部)股票

筆者買入股票時,會考慮在甚麼情況下有必要沽貨,企業背叛使命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有見及此,在萬里富的買賣規則所允許下,我將會出售股票。

話雖如此,我也不會賣出全部股票。亞馬遜最終仍會佔筆者投資組合約8%(目前為17%),亦即組合的第三大持股。到底我為甚麼還要持有股票呢?

那是因為筆者有所知有所不知,因此要疑中留情。舉例來說:

  • 亞馬遜可能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並正嘗試解決。
  • 筆者(和妻子)的情況只屬個別事件,大部分用戶其實對亞馬遜非常滿意。
  • 貝佐斯無疑是當今最成功和最富創意的商人。

原因也許不止於此,但我想您已經明白筆者的意思了。我依然認為亞馬遜值得投資,畢竟公司擁有強勁品牌、無可比擬的配送中心網絡、網絡效應優勢和創新往績。

只是說到底,亞馬遜在我心中的排名下降了。我曾經將之奉為瑰寶,非到必要都不會沽貨,現在它僅僅是一隻不錯的股票而已。雖然我仍會持有少量亞馬遜的股票,可是要在投資組合中佔比超過10%,企業必須真正出類拔萃。

對我來說,亞馬遜不再符合資格了。

分享給你的朋友
About The Fool 5810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