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Microsoft,NASDAQ:MSFT)以Windows和Office軟件而聞名,其產品使用極廣,以至它成為少數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的公司之一。
33年前,微軟尚未如此無處不在。它在1986年首先向公眾出售股票時,市值還不到7億美元,按今日的標準來看,只屬於一隻小型股。
微軟的股票多年來為投資者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現在讓我們看看,如果你在微軟首次公開招股(IPO)時,花5,000美元買入其股份,那筆投資現在值幾多錢?
耐性與正確的股票能帶來豐碩的成果
微軟於1986年3月13日掛牌上市,招股價為21美元。上市以來,微軟曾9次分拆股份,其中有兩次是2股拆3股(在此簡單講解一下拆股的原理:在典型的「1拆2」中,股東每持有1股現有股份將變為持有2股股份。股價其後會按比例調整,使投資價值與拆股前一樣)。
即使你在微軟IPO時僅買入一股股份,經過所有分拆後,你現在將擁有288股。按現價每股154.53美元計算,該等股份的價值為44,505美元。
以當年的招股價,投資5,000美元能買入238股,經過所有分拆後,你現在將擁有68,544股,價值為10,592,104美元。這相當於每年約25%的複合年回報率,或接近211,000%的累計回報率。
此外,你每年賺到的股息亦同樣可觀。微軟於2004年首次發派季度股息,目前的派息為每季51美仙。如果你沒有像某些投資者般抵受不住誘惑,過早沽貨套現,那麼你每季的收益將達到34,957美元,或每年139,830美元。
微軟的成功之道
微軟有着精彩的發展歷程,它早在IPO前就已奠定成功的基礎。在蓋茨(Bill Gates)於1975年創立公司後的初期,微軟與英特爾(Intel)和IBM的關係日益密切,這幾乎保證了它日後的成就。
在70年代,微軟致力開發可以兼容英特爾8086微處理器的軟件;1980年,微軟與IBM達成協議,為後者的新款個人電腦提供一種名為DOS的作業系統。幸運地,公司創辦人蓋茨與IBM和英特爾建立的關係,是微軟最終成為全球科技業霸主之一的一個重要因素。
1981年,IBM在其開創性的5150個人電腦中選用英特爾的晶片設計,微軟與這兩家科技公司的關係亦隨之得以鞏固。微軟的軟件在80年代期間迅速於IBM電腦的商業買家之間打開知名度,為公司在90年代、個人電腦迅速普及時期的長足發展奠下了基礎。
在過去四個季度,微軟創造了1,300億美元的收入。微軟的前路
這家軟件龍頭仍然發展迅速,管理層正引領微軟進入訂閱制產品和雲端服務的新時代。公司上一季度的收入和盈利分別按年增長14%和21%,對這樣的大企業來說,增長率很可觀。
微軟最近股價屢創新高,今年累計升幅達到52%。從長遠來看,公司仍有上行空間,特別是考慮到其Azure雲端業務持續在競爭中領先。10月時,美國國防部將總值100億美元的雲端運算合約判給微軟。鑑於Azure正不斷蠶食Amazon Web Services在雲端市場的領導地位,這對Azure而是極大的優勢。
即使你錯過了30年前的投資機會,微軟看起來依然是一隻能夠支持投資組合表現的穩健成長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