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金融科技大事回顧

金融科技的英文簡稱Fintech,代表任何可使傳統金融服務更方便快捷和安全的科技。過去10年,金融科技從多方面重塑金融業的面貌,今年亦不例外。在2019年,大型科技公司繼續蠶食金融業的版圖,而傳統金融公司則掀起合併潮,變成更大的巨無霸。此外,新興市場擁有的相關科技服務亦比以往更多,這些技術有助履行金融項目,而支付行業亦引發整合潮,席捲整個行業。

種種發展趨勢都在造就最終的贏家,那就是您!一般消費者現在可更快獲得金融服務,而且服務更優質,又更有安全保障。我們就來深入看看過去一年投資者從金融科技領域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整合潮席捲整個行業

對投資者而言,說到2019年金融科技行業的大事,必然要提這個領域出現的大規模整合潮,有史以來4宗最大的金融科技併購,其中3宗便是在今年完成。

今年最大的併購項目,亦是金融科技有史以來最大一宗交易,正是富達國民信息服務(Fidelity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s) (NYSE:FIS) 以335億美元收購Worldpay。這宗天價交易涉及的富達國民和Worldpay均享有龍頭地位,前者是最大的發卡處理機構之一,後者則是其中一家最大商戶處理機構。除了這宗交易,今年亦有其他多宗類似大型交易,包括環匯有限公司(Global Payments) (NYSE:GPN) 以221億美元作價收購Total System Services,另外Fiserv (NASDAQ:FISV) 與First Data達成218億美元交易。

這三宗交易均號稱能大幅削減成本,收入亦可享協同效益,這種兩強聯手的策略,往往由於憂慮市場上出現具顛覆性的新對手,從這些交易公佈後的電話會議上管理層的言談可見端倪。

Fiserv行政總裁Jeffery Yabuki特別提到Square (NYSE:SQ) 這家市場新寵,指出這家公司引致銀行業憂心忡忡,他表示:「我意思是指許多銀行,特別是專攻社區業務的,都對Square這類公司深感憂慮。」富達國民行政總裁Gary Norcross亦提到業界的激烈競爭,他表示:「許多創新技術湧現,大規模現代化亦勢不可擋。我們的客戶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市場需要繼續應付競爭對手,已經有許多顛覆者崛起。」

全新的信用卡

今年最重磅的金融科技新聞,相信就是Apple Inc (NASDAQ:AAPL) 與Mastercard高盛(Goldman Sachs) 的結盟,三者聯手推出萬眾期待的信用卡。此卡多項應用致力迎合消費者的需要,但很難說得上富革命性,其中特色包括免收年費、海外交易收費或過期罰款,還會提供每周支出報告,以及為那些透過Apple Pay使用此卡的用戶提供可觀的回贈獎賞。Apple Card更具備實時利息計算器,可根據付款金額向持卡人顯示應付的利息。

然而Apple信用卡最大的突破就是先進的保安功能。信用卡號不會顯示在卡面上,因此不大可能惹來偷竊。相反,卡號完全由獨立的iPhone產生出來,又鎖定在手機內。每次消費都需要該卡號,再加上一次性安全編碼(類似EMV晶片的運作模式),此編碼只能由用戶以iPhone手機的Face ID或Touch ID進行授權。

這款全新Apple Card可說是今年大型科技公司的代表作,最終期望能吸引消費者,搶走傳統金融機構的生意。

Libra的受寵和失寵

今年6月,Facebook (NASDAQ:FB) 公佈將推出區塊鏈加密貨幣Libra。這項計劃最初公佈時,獲得多家主要電子商貿和支付平台支持,然而這批公司面對監管上的憂慮,其後都紛紛打退堂鼓,這包括Booking HoldingseBay、Mastercard、MercadoLibrePayPal Holdings、Stripe和Visa

此加密貨幣將以一籃子法定貨幣作骨幹,這包括美國國庫券,理論上可減少匯率的波動。Facebook的舉動當然惹來公眾的猜疑,但有理由相信,此加密貨幣最終對新興市場的消費者大為有利,因為當地大量消費者仍然未有銀行賬戶,又或銀行存款匱乏。

佣金全免

2019年最大的金融科技發展或者就是促進投資比以往更加普及,因為大部分主要證券公司的佣金收費已降至零,即是說投資者買賣股票費用全免。金融科技初創企業Robinhood多年來一直只推出應用程式,經紀佣金全免。Square亦在今年早前開始在旗下大受歡迎的Cash App平台提供比特幣交易和免費股票買賣。

這種骨牌效應已經開始。最有代表性的舉動就是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 Corporation) (NYSE:SCHW) 在10月初亦提供免佣交易,成為首家不甘後人的大型證券公司。短短幾天,其他對手亦爭相效法,這包括TD AmeritradeE*Trade Financial和Fidelity。

分享給你的朋友
About The Fool 5799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