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餐飲股九毛九 (SEHK:9922) 在2019年12月30日公開招股,即時引起市場熱烈反應,有傳孖展認購已超額近70倍。氣勢不俗,短炒似乎有睇頭;中長線投資價值而言,跟另一隻熱門餐飲股海底撈 (SEHK:6862)又點比?
IPO反應之熱烈近來罕見
同在12月30日公開招股的共有9間公司,論注目度及市場反應,九毛九一枝獨秀,集資規模也最大,最高可達22億港元。反應熱烈,除了因為集團旗下品牌太二及九毛九在內地知名度高以外,今次集資的基礎投資者明星匯集,當中包括了BlackRock (黑石)和Softbank(軟銀) 的 Vision Fund 1,令這單IPO格外矚目。
九毛九招股期將於1月8日結束,目標是在1月15日上市,這次共發售3.3億股,招股價5.5至6.6元。
集團採取多品牌經營策略
九毛九旗下共有5個品牌,包括旗艦品牌中國西北菜「九毛九」、「太二」酸菜魚、煎餅店「兩顆雞蛋煎餅」、四川冷鍋串串「慫餐廳」,以及粵菜「那未大叔是大廚」,共有269間直營店及41間「兩顆雞蛋煎餅」的加盟店。
根據招股書資料,集團2018年全年經營利潤達3.18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7%,主要來自九毛九;踏入2019年,太二的經營利潤爆發性增長,1至6月利潤按年增加2.6倍至1.25億元,帶動集團2019上半年總經營利潤勁升5成至2.41億元。
若要跟海底撈比,應睇什麼因素
同是時尚餐飲股,撇開短炒,中長線揸九毛九抑或海底撈?
由於兩隻都屬於增長股,收息非重點,主要是看未來集團盈利的增長潛力,相對於現時股價。至於兩者的餐廳翻桌率、平均店收益及人均消費,雖然都有參考價值,但由於兩間公司的菜式、經營模式等完全不同,用以比較然後作選股標準的意義並不大。
以過去幾年的盈利增長率來看,海底撈表現較九毛九穩定。根據九毛九的資料,集團在2017年及2018年的「經調整純利」年增長率分別是47%及18%; 2019年上半年的增長率則增至72%。至於海底撈,2017年及2018年的股東應佔溢利分別增長40%及60%。
兩間企業盈利增長引擎之最大分別
九毛九的主要增長潛力,來自其多品牌經營模式。集團最初以創店手本、主攻山西麵食的九毛九為主打,之後再開發新餐廳太二酸菜魚,主打川菜,推銷手法新穎,包括規定每日只賣100條魚的「飢餓行銷」,後來又夥拍喜茶推聯名麵包,在社交媒體爆紅;現時太二已取代九毛九,成為集團新的增長引擎。今次集資,亦主要用於開設新的太二直營店;集團計劃在2019年至2021年開240間新的太二,另外54間九毛九及76間其他品牌餐廳。
反觀海底撈,集團主力單一餐廳品牌,2019年全球約593間分店,同系列公司頤海國際 (SEHK:1579)則以海底撈品牌湯底攻餐飲業批發及零售,最近更迅速擴張產品系列如方便速食等。海底撈未來的增長引擎仍然是食住「海底撈」品牌,並有「永續經營」之勢,最近連啤酒、乳酸菌飲品都通殺。
那間增長潛力較大?以現時策略及步伐來看,海底撈略有優勢。以海底撈過去幾年的經營數據來看,營收、毛利及利潤都在健康成長中,未呈衰退之跡,營運效率數據盤數更靚絶;至於九毛九,九毛九餐廳甚至太二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已在放緩中,九毛九從2017年的8.2%下跌至2019上半年之1.7%,太二由34.3%下跌至4.5%,集團可能須不斷炒作新品牌來支撐未來增長。新品牌成功並沒保證,還要看天時地利人和,這亦解釋了為何九毛九的盈利年增長率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