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京東對決 哪隻股更值得買?

阿里巴巴 (Alibaba) (SEHK:9988; NYSE:BABA) 和京東 (JD.com) (NASDAQ:JD) 是中國最大兩家電子商貿公司。據eMarketer數據,阿里巴巴拿下59%市場份額,京東則佔有17%。

兩家公司雙雙於5年前在美國上市。上市至今,阿里巴巴股價差不多大升了兩倍,京東則上升超過70%。我們便來看看為何阿里巴巴大幅跑贏這個宿敵,這種賽果又會否持續呢?

兩者業務不同,勉強進行比較

阿里巴巴和京東看來大同小異,但其實兩家公司的業務模式截然不同。

阿里巴巴的電子商貿市場屬於第三方賣家的付費上架平台,既不會有任何庫存,亦靠第三方物流服務完成訂單。京東則是一家直接零售商,親自管理庫存,又靠旗下倉庫和物流服務來履行訂單。

阿里巴巴只收取上架費和收入佣金,京東則從銷售產品取得收入。因此,實際上以年銷售額計算,京東才是中國最大的零售商,不過利潤率就遠低於阿里巴巴。

京東表示這種策略可加強監管旗下網上銷售平台,避免商家出售次貨和冒牌商品。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作出反駁,聲言京東這種重資產經營模式最終會落得「悲劇」收場。

阿里巴巴坐擁的數碼生態系統亦較京東大。前者上季收入85%便來自核心商貿平台(淘寶、天貓、阿里巴巴、AliExpress和Lazada),其餘則來自雲端業務、數碼媒體和其他產品,例如智能語音助理等。

京東大部分收入均來自核心京東零售業務,其餘則來自平台上的廣告,以及為商家提供的雲端服務,還有旗下的物流平台,後者現在更已自成一家,可為其他公司提供服務。

京東最大的投資者是阿里巴巴的宿敵騰訊,後者將京東銷售平台整合至中國最大的社交通訊平台微信。京東亦是沃爾瑪 (Walmart) 在中國的主要電子商貿合作夥伴,兩家公司整合各自的買家數據,又透過一家合資企業提供網上食品送貨服務。

哪家公司增長更快?

阿里巴巴上季收入按年增長40%,但相比前一季的42%增長,已經算是有所放緩。年度活躍客戶數目則增長15%至6.93億。

旗下核心商貿業務收入增長40%,雲端業務收入增長64%,數碼媒體和創新計劃業務均實現雙位數增長。然而,阿里巴巴只有核心商貿業務錄得實質盈利,賺到的這筆錢則不斷用來補貼生態系統其他業務發展。公司經調整淨收入增長40%。

京東上季收入按年增長29%,收入增長步伐連續第二季加快。年度活躍客戶數亦增長10%至3.34億。已經自立門戶的物流服務分部繼續擴展,帶動毛利率上升,經調整淨收入按年大增161%。

阿里巴巴和京東雙雙搶攻次要城市的市場,藉以推動業務增長,這些城市的消費者較鍾情特賣平台拼多多(Pinduoduo) (NASDAQ:PDD)。阿里巴巴為搶攻拼多多的防線,8月推出限時特賣平台「聚划算」 (Juhuasuan),而京東亦將在下月推出類似平台「京喜」 (Jingxi)。

若計及增長,哪隻股票估值相對較低?

分析師預計阿里巴巴和京東明年收入和盈利均能實現雙位數增長。但阿里巴巴的收入增長有望較京東更加強勁,但京東靠著旗下第三方物流業務,盈利增長則會較亮眼:

下個財年預測 預計收入增長 預計盈利增長 預測市盈率
阿里巴巴 29% 24% 22倍
京東 19% 40% 24倍

財年 = 財政年度。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截至12月10日。

若看上述預測估值,兩股看來都算便宜,但若考慮增長潛力,京東就更加超值。此外,京東股價明年市銷率不足1倍,阿里巴巴預測市銷率則接近6倍。

贏家:京東

由於京東正受多個不利因素困擾,包括增長放緩和成本上漲,更糟的是行政總裁劉強東之前被指控強姦,拖累股價走弱。然而,公司增長再次加快,又在精簡業務架構,削減開支,而且對行政總裁的控罪亦已獲撤銷。

阿里巴巴和京東都是長線投資中國的穩健之選,但京東的股價上升動力較阿里巴巴更大。此股的估值偏低,業務亦常被投資者誤解,因此未來幾年,當此股大打翻身戰,隨時有望勁收幾倍升幅。

分享給你的朋友
About The Fool 5799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