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收息組合這隻股不可缺少!

投資者想打造個人收息組合的話,中電控股(SEHK:2)現價估值吸引,股息又有年年遞增的趨勢,業務穩健性高,長線食息一族不可不看。

香港業務穩健發展 進退有據

中電目前為全港八成市民提供電力供應,本地市場是集團業績的重要支柱。雖然近期社運持續,但電力需求未有重大影響。集團今年首三季本港售電量達 265.77億度,同比升 1.8%。

不過,集團宣布於 2020年上調電費 2.5%,加幅低於五年發展計劃的預測,另外又會受補貼及紓困措施影響,將為集團帶來額外成本支出,限制利潤空間,但受利潤管制協議影響,盈利有一定保障,而且集團於今年年底的電費穩定基金尚有 17億元(港幣・下同)結餘,有能力應付短暫困境。

同時,本港未來將加大採用天然氣為發電燃料,中電能在相關投資中受惠,加上集團有一定的成本轉嫁能力,改用天然氣導致的燃料成本上漲相信不會對中電帶來重大影響,集團未來幾年的盈利前景因而不俗。

業務困境亦無阻派息年年增長

中電的業務並不局限在香港,集團在內地、印度、東南亞、台灣及澳洲都有業務,而且業務多元化,有採用煤、天然氣、核電及可再生能源。雖然集團於今年 6月發出了上市以來首度盈警,事關集團於澳洲 EnergyAustralia零售業務有高達 63.81億元的商業減值,導致集團上半年收入 438.38億元,同比跌 5.7%;整體營運盈利 54.74億元,同比大跌 30.6%。不過由於商譽減值乃非現金項目,集團季度股息反而同比上漲了 0.02元,達 0.63元。這一點亦突顯了中電作為收息股的價值,而且集團盈警後股價一直低企,截至 12月20日收市股價 82.3元,較年內高位下跌了 15.2%,市盈率降至 15.35倍,反而造就了更佳的入市時機。

雖然集團股價未有起息,但業務卻有好轉跡象。在澳洲業務方面,集團的 Mount Piper燃煤電廠及雅洛恩燃煤電廠的使用率在 11月中開始回升至高水平,而短期內澳洲現時的夏季天氣較往年更熱,利好電力需求;長期而言當地監管機構肯首集團的項目升級計劃,集團業務有望持續優化。

除了業務,中電的財務亦有所改善,集團 2018年的淨負債權益為 38.9%,比 2014年的 70.5%下跌了更五成,負債減輕有助支持股息上漲。而事實上,中電派息至 2010年起有增無減,正如上述集團面對盈警亦無例外。

結語

雖然股息上仍略遜於電能實業(SEHK:6),但中電勝在目前股價下行風險低,投資者有望財息兼收。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