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Mastercard上市時投資1,000美元 13年後的今天將有……

溫聲提示:對於一家金融巨擘,此股回報比您想像的要高很多。

投資回報若想跑贏大市,必須買入優秀公司,長期持有。在某隻股票IPO上市時就買入,投資者便能從一開始就把握機會。全球支付處理商Mastercard (NYSE:MA) 就是經典例子,證明這種買入持有的策略如何能為投資者帶來驚人回報。

我們便來回顧這家公司上市時的財務狀況,了解一下當時的IPO投資者若至今仍持有此股,則Mastercard可為他們帶來多少回報。

贏在開始

這家全球支付處理巨擘在2006年5月提交文件上市,當時全球2,400萬個地點接納該公司的信用卡。上市前兩年的業績相當亮麗。

指標 2004年全年 2005年全年 變動
收入 25.93億美元 29.38億美元 13.3%
淨收入 2.38億美元 2.66億美元 11.8%
刷卡金額 (Gross dollar volume) 14,670億美元 16,610億美元 13.2%
處理交易額 122億美元 137億美元 13%

資料來源:MASTERCARD的S-1表格(上市文件)。上表由作者提供。

截至2006年3月31日,公司資產負債表的現金和可投資證券超過10億美元,債務只有2.29億美元。這家公司的財政相當穩健。

公司IPO上市時的招股價為39美元,投資1,014美元就可買入26股。我們計算這些股票的回報前,先來看看Mastercard的股價表現。

公司上市後的表現

Mastercard作為上市公司的時間仍未算很長,但已經令投資者滿載而歸,截至最近一季,收入按年增長15%,每股盈利增長21%。過去12個月收入約為163億美元,淨收入為69億美元,兩者均高於2005年的業績許多倍。

面對無現金支付市場的激烈競爭,公司一直居安思危,沒有自足自滿。Mastercard收購了大量較小公司,新增其他服務,包括實時自動結算 (automated clearing house, ACH) 支付、跨境交易和偵測詐騙的人工智能技術。

Mastercard已建立厚雄的護城河,業務不斷發展,股東一直能分享成果。

回報驚人,還有更多

考問環節:您認為哪項投資回報更高,Mastercard招股時便買入此股,或在同一天(2006年5月25日)買入Apple股票?敬請留意,當時還沒有人知道Apple正在秘密研發首部iPhone,距發佈該產品還有13個月。您有答案了?

Mastercard的回報當然更豐厚,而且超出一倍多。您大吃一驚嗎?筆者就一定會。

經拆股調整後,Apple當年股價為8美元,現在則已升至266美元,升幅高達33倍,相當驚人。不過,一山還有一山高,Mastercard的表現就更棒。計及2014年每1股拆10股,即原先26股變為260股Mastercard,以目前股價278美元計,則當時的投資變為72,280美元,高出最初71倍,即平均每年37%回報,大幅跑贏大市,令人嘆為觀止。

但請等一等,回報還不只這些。Mastercard給予股東的股息雖然不多,但勝在每季都會增長,自上市後從不間斷。招股時這筆1,014美元的投資,到現在合共可收1,471美元股息,一點都不失色。

投資者的教訓

長線投資的策略有兩大部分,必須拿捏得當才能令投資有理想回報。首先,就是買入股票。您或會認為,如果招股時沒有買入,錯過機會,那以後就乾脆避開此股。但對於Mastercard這個例子,那將是巨大的錯失。過去13年中,任何時候買入Mastercard成為股東,然後持股至今,投資回報都會跑贏大市。

對某些投資者來說,長期持股實屬不易,尤其是當股價升上兩倍,甚至三倍,那就會有很大誘惑令人沽貨獲利。但這個例子顯示,任由優質股「放紙鷂」,有時會給予投資者豐厚無比的收獲。

分享給你的朋友
About The Fool 5811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