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國內視頻網站愛奇藝(IQ.NASDAQ)、優酷(NASDAQ:YOKU)的挑戰,就連資金雄厚的騰訊(SEHK:700)亦難以突圍,不過今年平台播放的網劇《陳情令》大熱,近月連NETFLIX(NASDAQ:NFLX)也買入版權播放,令騰訊重拾網劇製作的信心。究竟騰訊能否繼續複製《陳情令》的大收,搶奪國內播放平台的龍頭位置?
吸金法(一):結局篇推「超前點播」
投資額只有2億元的《陳情令》不但在國內火熱,就連海外的收視率亦報捷。《陳情令》現已賣埠日韓,早前連NETFLIX亦買下版權播放。該劇其實屬於「刀仔鋸大樹」,由新晉演員肖戰及王一博演出雙男主角,今年6月於騰訊視頻播放,至今播放率已逾60億。
眼見《陳情令》大受歡迎,騰訊在臨近結局篇推出「超前點播」計劃,讓額外付費的會員能夠優先觀看結局,如果要解鎖一集要繳付6元,如想解鎖全集要繳付30元。是次決定激起網民反感,但仍無阻騰訊吸金,30元的全集解鎖計劃為集團帶來4,000萬收入。
吸金法(二):周邊產品大賣
《陳情令》角色及故事深受女性觀眾歡迎,騰訊順勢推出多個收費音樂產品,例如兩位男主角的MV需要收費人民幣3元才能買下,看似並不昂貴,但現時已達400多萬播放量,已收入120萬。原聲大碟以收費形式在QQ音樂上發佈,在短短10小時內已經多達300萬元。
11月由演員舉行的演唱會門票被炒至天價,要在騰訊網上平台收看便要支付30元,最終仍成功吸引300多萬人收看,共吸金逾億元。近期又推出Cosplay服裝、文具、公仔等多款周邊產品,未來尚有手遊打入市場,預計帶來九位數字收入,市場預計整個「陳情令經濟圈」效應預計延續至明年。
騰訊將來能否延續《陳情令》的吸金模式,在於能否繼續接納優質的網絡劇本。《陳情令》由騰訊子公司企鵝影視及北京新湃傳媒製作,故事源自中國深受網民歡迎的網絡小說《魔導祖師》,當中不少情節未能符合內地媒體尺度,雖然網劇尺度較為寬鬆,但小說不少情節仍非常踩界,要在原著及大眾媒體中取得平衡充滿難度。
製作團隊最後決定除了刪減小說中大膽情節,其餘經典場面都盡量保留下來,雖然採用的新晉演員拍戲,但在資深導演指導下能夠充份演活角色,不但吸引大量新粉絲,就連喜歡原著的讀者都能受落,背後的製作團隊用心功不可沒。如果騰訊能夠保持開放心態,接納跳脫的劇本及認真拍攝,《陳情令》的吸金效果將能繼續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