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家龍頭製藥商的股息率冠絕主要同業,股息為何會這種高?股息會穩定嗎?
製藥龍頭艾伯維 (AbbVie) (NYSE:ABBV) 最出名的產品是治療關節炎、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和牛皮癬的Humira。公司股息率為5.02%,冠絕同業勁敵,僅次其後的是葛蘭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 的4.15%,之後是輝瑞 (Pfizer) 的3.89%。
投資者若期望有穩定股息收入,看到高股息率自然會垂涎,不過如果股息率出奇的高,就代表市場預期股息將會削減,又或股價未來會下跌。那麼此股是否值得今天買入呢?
艾伯維必須有清晰計劃如何取代Humira地位
艾伯維在多個國家擁有Humira大量專利應用,但美國以外市場部分專利已經陸續到期,美國市場亦將於2023年到期。由於距專利到期尚餘時間不多,投資者憂慮艾伯維的前景,因為以最近一季業績為例,Humira便佔該公司總收入的58%。
在仿製藥不斷蠶食市場下,Humira來自國際市場的收入逐年下跌。隨著專利將在未來15年陸續屆滿,這種趨勢將延續下去,收入每況愈下,而法律和研發費用仍然高企。艾伯維的產品線仍有一些潛在候選新藥,例如Rinvoq、Imbruvica、Skyrizi和Venclexta,隨時成為重磅藥。可是若要複製Humira這樣空前成功的金蛋,始終不是易事。
重大收購開啟未來之門
2019年6月,艾伯維宣佈以630億美元收購著名肉毒桿菌毒素生產商艾爾建 (Allergan) (NYSE:AGN)。消息一出,艾爾建股價應聲大升31%,但艾伯維就大挫16%。該公司表示這項天價併購項目背後主要誘因是兩強聯手後,將能擴大規模,帶來協同效益,而且合併後的藥物產品線很有實力,而這項投資的資本回報率 (ROIC) 預計在合併後首年就可超過資本成本。
理論上說,從中長期角度看,這些都是合併背後的可觀經濟收益,可望帶動利潤增長,該公司預計合併後幾年的收入將增長7%至10%,增長率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至3倍。
話雖這麼說,市場對這項天價合併仍然有所保留。艾伯維以近50倍市盈率的代價擴大藥物產品線,但交易獲得的候選新藥,沒有一隻屬於臨床測試後期而收益回報又能與Humira匹敵。部分投資者認為此項收購將帶來災難,實際價值不高。
此外,艾伯維將承擔約380億美元債項和租賃負債,導致淨股東權益變為負值。艾伯維公佈將發行280億美元債券,為收購艾爾建提供資金,這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企業債券之一。財務槓桿加重,又要償還定額債務,但同時間專利大限不斷迫近,這令部分投資者寢食難安。
合併後的巨無霸未來幾年將帶來龐大自由現金流,不過只有新整合的藥物產品線收益率增長順利,這項收購才有價值,但目前的預測並未令市場有太大信心,未能預見這家公司短期內能夠有力取代Humira的貢獻。
股息可維持多久?
管理層明確表明將維持現有派息政策,繼續增加派息,該公司的股息增長已有悠久歷史。然而,艾伯維在2013年從美國雅培 (Abbott Labs) 分拆出來後,全賴Humira空前的成功,才能支持股息年年增長。股息增長若是依靠更加多元化的藥物組合支持,這當然更佳,但這需要好幾次成功的推廣,才能有足夠的新規模維持股息。可是在新的資本結構下,隨著收入停滯不前,股息就不容樂觀了。
對於尋求高息的投資者,艾伯維可能相當吸引,足以抵消未來2至3年對其市場前景的憂慮。不過如果經濟衰退真的迫在眉睫,市場隨之下跌,那麼大部分投資者的目標將是降低風險,減少受股價波動的影響,那麼穩定收息股將更為吸引。艾伯維的股息可望到2023年仍保持穩定,但之後能否持續就是一大疑問了。幾年時間的穩定股息也可以很誘人,但這要視乎投資者對其長遠前景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