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經濟放緩,中國GDP增長亦處於預期的底線,汽車行業是與國家經濟發展相關性高的行業,可想而知行業年內發展並不樂觀,全國汽車產銷嚴重倒退,但近月有跌幅收窄的趨勢。今日就跟大家看看廣汽集團(SEHK:2238)。
業績回升勢頭勁 資產負債率更健康
廣汽於今年 11月單月汽車產量 19.8萬輛,同比跌 6.9%,環比升 16.45%;銷量 19.5萬輛,同比跌 4.3%,環比升13.16%,回暖跡象顯著。其中乘用車銷量環比增長了 30.7%,若以車的功能分類,MPV增幅居首,達同比67.4%;SPV雖然跌勢未止,但由 10月份的同比 23.2%跌幅收窄至 14.3%。
廣汽的11月份環比增長要優於整體行業水平,相比主要競爭對手上汽集團及長城汽車(SEHK:2333)也要明顯勝一籌。
雖然廣汽今年首三季度的營收及歸母淨利潤同比跌幅高達 19.58%及 35.75%,要比上汽及長城跌得更多,但廣汽的資產質量卻比較健康,截至 9月30日的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共55.9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跌 19.13%;其他應付款77.5億元,同比跌 18.72%;資產負債率 34.75%,同比減低 6.25個百分點,反觀長城汽車 46%的資產負債率,廣汽優勢明顯。
廣汽新能源汽車業務顯強勁優勢
廣汽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亦展現出強大的銷售能力。自今年6月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起,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明顯疲弱,今年 11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 11萬輛和9.5萬輛,同比分別跌 36.9%和43.7%。
然而,廣汽卻似處於平行世界,新能源汽車業務逆市上揚,11月銷售6,263台,同比升 108%,其中 Aion S自4月上市以來,實現月銷量六連升,且按月升幅都不低於雙位數,增速之快在新能源市場居首,反映廣汽電動化技術優勢逐漸呈現,技術優勢有望轉化為集團的銷售能力及優勢,帶動集團業績。
月初,國家工信部公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當中指出全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於 2025年將達到約 25%,而這個比重於今年首 10個月不過為 4.59%,撇開整體汽車行業增長不計,這數字意味著未來 6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要有 5倍升幅。
同時,新《規劃》提出鼓勵充電場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可預期未來充電樁的數量大幅增長,加大新能源汽車對終端客戶的吸引力,進一步帶動行業發展。廣汽近年亦有加大新能源汽車投產,同時配合如「半價提車、3年0息」等多種優惠政策以強化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力,相信新能源汽車將為廣汽帶來強勁業績增長動能。
廣汽業績增長點不乏
除了新能源汽車業務外,廣汽的合資日系汽車仍舊逆市保持上漲態勢。值得注意的是集團的車本田皓影於 11月30日正式上市,上市次日訂單即突破1萬台,成績驚人,放眼整個車市也難有敵手。而市場多以本田CR-V與之對比,兩者實力與價格都在伯仲之間,而本田CR-V在今年首10個月的累計銷量約15萬台。若假定皓影於明年亦能帶來15萬台的銷量以及廣汽年銷量 200萬台,即皓影獨自就能為集團多帶來接近 7.5%的年銷量,是集團業績增長的一大動力。
由於行業還處於回暖初期,整體估值都仍處於低水平。廣汽市盈率僅 7.91倍,比長城的 9.34倍更低,廣汽2018年的股本報酬率有 14.93%,亦比長汽的 10.25%更勝一籌,投資者或可看高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