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券商洗頹氣明年大翻身 中信証券是首選股

上交所最新公佈,同意讓12間中國證券公司,包括中信證券、東方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等等,成為上交所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期權主要做市商。主要做市商為交易所掛牌的期權合約,提供買賣雙邊報價及交易價差,而交易所亦會減免做市商部分佣金,券商因而增多其生意的流量,受消息刺激,一眾本港上市的中資券商股被炒上。

值得一提的是,滬深300 ETF期權並非上交所首次發行的期權產品。早於2015年2月,上交所已發行上證50 ETF期權,而期權產品近年交投活躍,因此12間中資做市商,其券商業務也可能而受惠。

料明年股市佳券商股或追落後

更甚的是,明年A股市場持續向好亦帶契中資券商股表現? 看2方面分析:

1.經濟基本面向好

11月官方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至50.2,高於市場預期的49.5,是7個月以來重返盛衰銀分界線;加上上月的三頭馬車即出口、投資、消費數據好過預期,零售銷售增幅是5個月以來最高水平;再者,中美貿易糾紛首階段的協議很快達成共識,多重利好的因素下,摩通預期中國經濟於明年第一季觸底,明年A股也審慎樂觀。

2.受惠外資持續流入

A股納入MSCI已完成了第三階段,誘發更多資金追捧A股市場,今年來資金流入A股龐大,摩通估計明年情況將持續。

A股市場向好下,中資券商股價自然也因此受惠。當中筆者較看好行業的龍頭中信証券(SEHK:6030),它在中國證券市場市佔高達12%,當局又極有可能批准收購廣州證券,中信證券籍此擴大其南中國地區的市場份額。

此外,加上今年首三季,公司收入增20%,盈利增近44%,當中第三季盈利更大賺41億人民幣,盈利增幅達1 .3倍,收入增多52%,今年盈利表現亦不谷。觀乎其市盈率,今年預測市盈率為19倍,明年為16倍,市盈率不算太貴,因此值得投資者重新注視。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