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乍暖還寒 投資者應如何看待吉利?

美國經濟的創新模式一向是未來商業的風向儀,這兩隻帶來行業變革的股票增長故事只是剛開始。

今年上半年汽車行業整體而言都一片疲態,不過到得下半年情況有所回暖,市場 11月銷量 245.7 萬輛,同比跌3.6%,環比升7.6%。其中吉利汽車(SEHK:175)銷量情況不俗,11月單月銷售 14.3萬輛,近三個月的銷量數據如下:

汽車銷量 同比變動 環比變動
9月 -9% +12%
10月 +1% +14%
11月 +1% +10%

集團今年首 11個月合計總銷量 123.1萬輛,同比減少 13%,但亦完成了年度目標 136萬輛的 91%,差約 13萬輛,在現時銷量回暖趨勢下很有機會能超標完成。而去年 12月由於集團為了控制庫存而銷量大減,銷量僅 9.3萬輛,縱使集團最終只剛好達標,12月銷量同比升幅都趨近四成。

當然,投資者要關注的並非單單 12月的銷量起跌,而是銷量回暖能否持續,而又會持續多久呢?

吉利的銷售前景如何

國內整個汽車行業銷量自 1990年以來一直增長,沒有一年例外,這次跌後的回暖能否重現十多年的持續增長?相信機會十分渺茫。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雖然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僅為美國的五分之一,但中國的人均GDP亦只有美國的六分之一,在國家經濟增長放緩的當下,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的上升空間短期內不會有多大膨脹。

市場需求難有大漲,吉利要持續銷量增長主要有兩條路,一是更有效地搶佔市場份額,二是產品走高端化,提升汽車銷售均價。

依照常理,在行業逆境中,中小企業及一些現金流不健康的企業都會難以承受財務壓力而倒閉,讓龍頭企業得以搶佔更大市場。但汽車業近年有「電動車」這一程咬金,市場會有幾大程度被改變甚或顛覆暫未可知。為吉利的前景帶來不確定性。

筆者之前的《汽車業現回暖 吉利會是率先部署的好選擇?》闡述了吉利在研發方面的優勢。不過,集團 11月單月的銷量結構中,低端車型仍然佔比較大,升勢亦較強,例如遠景系列車型增量6.8千輛,同比增長24%,佔月總增量超過一半。集團的領克品牌售價15萬元人民幣左右,其銷情是集團產品線向上成效的指標。然而領克三款車型仍未見有單月銷量過萬輛的,而當中售價最高的領克01銷量佔比為30%且呈下降跡象,相對低價的領克03則佔比過半。可見集團高端化進程還需更長時間檢驗。

吉利的股價於近月從最低點反彈近五成,截至 12月12日收市的市盈率 9.87倍,尚算合理水平,但行業銷售前景並非十分樂觀,股價下行風險亦不少。投資者宜關注汽車行業月銷量及吉利銷量結構的數據判別集團產品線升級的成效及趨勢,再考慮買入。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