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唾棄eBay只需一個理由!

eBay (NASDAQ:EBAY) 10月底公佈的最新業績未能令投資者驚喜。管理層早前採取措施推動增長,令投資者大為看好,帶動股價年初至今強勁升勢,然而最新業績公佈後市況便大不同,儘管eBay的第三季業績其實亦屬於最佳水準。

收入為26.5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但與去年同期持平。eBay的通用會計準則 (GAAP) 攤薄後每股盈利 (EPS) 0.37美元,亦不是特別亮眼,因為按年下跌了50%(但坦白說,eBay經調整每股盈利增長近20%)。然而,eBay業績中最令人憂慮的可能就是成交總額 (GMV) 下跌。該數字是指公司旗下平台的總銷售額。

成交總額舉足輕重

eBay過去向平台上的賣家收費,產生大部分收入。明白這點的話,就知道某些指標代表著公司業務的根基,成交總額就是其中之一。eBay將成交總額稱為「影響淨交易收入的重大因素」。

公司和股東(還有潛在投資者)當然都希望看見成交總額持續增長,但在第三季,該指標按年下跌4%。這次並非個別事件:該公司過去幾季成交總額一直停滯不前,最好只能說緩慢增長。如果是10年前,eBay成交總額的放緩趨勢沒太大關係,因為當時電子商貿市場並沒有太多勁敵。

然而,時移世易。過去幾年,電子商貿市場掀起大戰,強敵紛紛崛起,包括MercadoLibreEtsy,當然少不了Shopify。在這背景下,Shopify第三季的成交總額按年增長48%,更不用說電子商貿的王者Amazon,該公司第三季產品銷售額亦增長18%。電子商貿市場整體上當然仍在大幅增長,速度之快令人驚喜,仍有充裕空間可供大量公司分一杯羹。在這種競爭形勢下,eBay要推動收入和盈利增長可能越來越舉步為艱。

前景展望

從好一面看,eBay平台的活躍買家總數增長4%,目前全球達1.83億活躍買家。該公司的抽佣比例是指eBay向賣家收取的銷售百分比,該數字從去年同期的8.39%升至8.93%eBay亦投資多項計劃,致力吸引更多賣家,提升平台上的活躍程度,其中包括在美國推出的新交付執行系統。這些措施應有助公司將來推動成交總額的增長。

然而,該公司短期前景並不教人看好。管理層對第四季和全年收入指引的中值持平,這與公司的盈利指引大致相若。eBay的種種招數可能某程度有助盈利增長,但科技行業還有其他優質選擇,看來是時候另覓心頭好。

分享給你的朋友
About The Fool 5799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