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內地手機遊戲類股票早前再次蜂湧來港上市,就應參考「前人」的營運表現。
IGG(SEHK:799)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可以用「慘淡」來形容。今年中最高見過12.5元新高,但自今年業績後股會一路尋底,近期股價在5元至6元左右徘徊,跌幅超過一半。
究其原因,是新遊戲未能承接過去的爆款遊戲,公司僅依靠兩款手機遊戲《城堡爭霸》及《王國紀元》提供絕大部份收入。然而,兩款遊戲已屆成熟期,營收上難以有增長,反而需要更大的推廣費用才能維持,有機會令純利出現下滑。
IGG推大量遊戲惟欠爆款
IGG並非「固步自封」,事實上,在App Annie 資料庫上,我們可以見到IGG今年以來,已經推出超過30款遊戲,類型包括轉珠類、三消類、策略類、沙盒類及射擊類遊戲等等,已涵蓋現有市場上大量上市的手機遊戲,反映隨著兩款遊戲為公司帶來大量收入後,公司有更多資源,可以招請更多員工,開發各類遊戲。
不過,同樣在App Annie 資料庫上,也可以發現今年推出的數十款遊戲,至今一款遊戲都未見出現爆款跡象,同時也可以發現,公司大量遊戲或多或少也有過去爆款遊戲的「影子」,參考「致敬」意味濃厚。例如公司近期推出的多款轉珠類遊戲,玩法上與日本的《龍族拼圖》或芬蘭的遊戲《Empire Puzzles》類似,而三消類遊戲《連萌星樂園》與俄羅斯遊戲開發商《Gardenscrape》玩法上相似。
這些事例反映出,雖然公司有能力在短期內開發出多款新遊戲,不過卻沒有玩法上的創新,也就是說遊戲沒有「靈魂」,沒有其個性及吸引玩家長期遊玩的特質,故無法成為爆款遊戲,也是情理之中。
IGG的股價發展歷史,可以讓投資者了解即使公司手頭上已有一兩款爆款遊戲,但假如沒有持續吸引用戶遊玩的版權、創新的遊戲玩法,以及有效的營銷渠道,新遊戲將難以在全球競爭中生存,玩家不會長期「課金」遊玩。最終市場會逐步擔心,公司沒有新的爆款遊戲維持營運,股價將無法長期在高位上維持。
在港股市場中,除了擁有大量用戶儲備的騰訊(SEHK:700)、以及有個別遊戲版權及其他業務維持的金山軟件(SEHK:3888)及網龍(SEHK:777)以外,其他遊戲公司股價都較為波動,考慮投資這類遊戲公司前,需要對市場有更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