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暖化,香港的冬天彷彿已成歷史,筆者的冬天大衣已有兩年沒有離開過衣櫥。直觀地想,衣飾行業的大衣、羽絨恐怕大多都成為庫存,長期滯銷,但事實往往出人意表﹗
國內領先的羽絨生產商波司登(SEHK:3998)今年截至 9月30日的中年業績相當亮麗,實現營收 44.36億元(人民幣・ 下同),同比升 28.8%;淨利潤 3.43億元,同比升 36.4%,更勝營收升幅,若果撇除女裝品牌「邦寶」的減值,經調整盈利增長更達 48%。
集團的品牌羽絨服業務於網上及實體店的銷售情況都超乎理想,在期內收入達 25.33億元,同比升 42.9%,佔總收入比重 57.1%;門店數量增長 13%,擴張勢頭驚人。同時稅率亦較預期低,集團毛利率亦達 43.5%,同比升 1.2個百分點,可見集團銷售及利潤率的現況都令人滿意。
來年冬天或更寒冷
波司登的業績亦證明了集團的品牌升級策略能有效抵銷暖冬帶來的羽絨服需求減少的影響。從氣象看,近一兩年的暖冬主要是由於厄爾尼諾現象帶來了温暖海流,而非全球暖化完全淘汰了寒冬。實際上,氣候也有其周期,厄爾尼諾現象過後甚至很可能出現與其相反的拉尼娜現象,令冬天更寒更冷。相信來年的天氣因素不至於會成為波司登業績的阻力。
羽絨界華為是理想還是奢想
不過波司登立志不淪為池中之物,集團近年打著「温暖全世界」的口號,並號稱目前已「暢銷全球 72國」,成為「羽絨界華為」。但這一點的事實含量又有幾多?
華為的國際化進程是國內公認的,於 2018年,華為的中國和海外營收比例大致為1:1,海外收入佔總收入比重高達48.4%。但在波司登的財報卻未見有相關數據,中期報內亦只針對中國內地業務哾明。同時,以中端商品起步的波斯登要劍指世界,無可避免要投入研發,走高端化進程,但中期報亦未見有關數據。
單看集團目前在國內的布局,不難發現高端化路線還漫長得很。集團品牌羽絨服業務的零售網點中,只有不足 25%位於一、二線城,其餘都位於三線或以下的城市。集團對標加拿大鵝而推出的高端登峰系列羽絨服產品,從天貓上的銷售數據看來也未能突圍而出。
由此看來,雖然近年集團業績向好,但要進一步突破還須重大改變革新,而這一點還未有資訊或數據支撐,所以實難估其策略成功可能性。不過,未來幾年的業績增長仍可期,投資者可候機入市作中期持有,而能否為長期之選還須看集團海外發展及高端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