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台灣要注意 台灣房市買氣回溫中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但這兩隻股在雲端數據分析及支付方面,各佔有極為重要的領導地位,投資者應繼續持有五年或以上,不應隨便沽出。

有意移民台灣,並考慮在台置業的朋友要注意了。台灣央行剛發布統計數字, 10月房貸餘額增至7.31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台灣地產市場經過5年的低潮,新的一波買氣彷彿醞釀中,這些數字如何解讀?台灣地產市場近況實際如何?

10月分利好數據紛紛出籠

除了房貸餘額,建築貸款餘額也在10月創下歷史新高至2.04萬億元新台幣,按年增加12.2%,年增率是8年新高。至於上述房貸餘額的年增率是5.8%,為8年半新高。

台灣央行官員的解釋,是每年的第4季是傳統買屋旺季,市場湧現交屋潮,加上最近台商返台投資的議題,正好讓建築商用來加速推銷貨尾,因而導致房貸數字上升。最近建築商亦積極買地整地興建廠辦商辦,以迎接返台資金,加上看好住宅後市,刺激建築貸款上升。

台灣地產市場2014年進入了寒冬

各項宏觀數字的確顯示台灣地產市場有回溫的跡象。要知道台灣地產市場在過去最少5年市況慘淡,如今的利好苗頭恰如久旱甘霖。台灣地產市場以台北市及新北市為指標,台灣住宅價格在2003年SARS之後開始谷底回升,正值當時資金泛濫,加上降低遺產稅的措施推波助瀾,資金大舉衝進地產市場;台北市的豪宅價格率先不斷破頂,發展商乘勢在新北市及中南部興建大量新樓盤。

樓價越升越有的現象,迅速蔓延到台北市及新北市的一般住宅,普羅大眾開始買不起房子,惹來民怨沸騰,迫得政府2011年推出地產奢侈稅,企圖以此打擊房價;一開始效果有限,成交確有減少但樓價依然企硬,2014年政府再加徴囤房稅,趕絶了投資客,這下雙北市的樓價便帶頭下跌,期間台灣經濟也不景氣,所以這一跌就跌到現在,直到最近資金回台才有轉機。

現時市場實況如何?

香港人在台灣買樓,首先要明白台灣地產市場跟香港的形態完全不同,也許該說,香港地產市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兩地最基本的分別,是台灣土地供應量充足,真正能保值的,只有少數的優質物業,例子之一是台北市蛋黃區的20年樓齡以下物業。

最近台灣六都新盤推出的數量確有增加,同時銀行的按揭利率越來越低,今年平均約1.63%上下,加上季節效應,現時的市況比起一年前的確好得多。不過,要評估市場是否真正回溫,還要看成交量及成交金額能否持續上升,現時下定論還太早了。

現階段來說,即使買氣回溫,台灣地產市場大致上仍是買家市場。在台置業,如果目的純粹自主,選擇非常多,議價空間亦相當大。但如果挑選保值條件較佳的物業,業主叫價會明顯比以前硬。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