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消息指出,中國政府下令,政府部門及相關機構要在3年內棄用外國軟硬件,金山軟件(SEHK:3888)有沒有可能從中得益?我們先看看公司最新業績。
金山季度扭虧為盈
金山軟件今年第三季單季度營收 20.2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升 32%,環比升 8%;同時成功扭虧為盈,純利3,600萬元,去年同期虧損 5,920萬元,今年第二季更是大幅虧損 14.15億元;期內,毛利8.23億元,按年上升18%,按季上升15%;毛利率41%,按年下降4個百分點;按季則上升3個百分點,主要反映雲業務運營效率的提升。
期內雲服務錄得 9.76億收入,同比大增 62%,是扭虧的功臣,亦是集團營收最大貢獻業務,佔比 48%;網絡遊戲業務收入 6.63億元,同比跌 2%,但環比升 16%,營收佔比 33%;辦公軟件及其他服務收入 3.83億元,同比升大 50%,環比下降1%,營收佔比 18%。
業務盈利前景可期
從業績可見,雲服務不僅是金山最大規模的業務,其增速亦不亞於其餘兩項業務,這與整個行業的急速膨脹有關。在美國,雲業務早已出現億萬級企業,如 Amazon,但在中國還在發展階段。
根據《2019Q1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跟蹤報告》,金山雲在中國公有雲IaaS市場排列第五,市場份額達5.2%。而雲業務的特質是行業的壟斷性,幾家龍頭企業將以龐大流量幾乎霸佔整個市場,因此金山的雲業務亦值得期待。這亦解釋了集團近年處於虧損狀態的原由,是為了確立雲業務的優勢而投入了巨額資金。集團費用中佔比最多的研發費用,由2014年的5.96億元年年上升,至2018年為18.39億元,增長速度遠高於營收增速。
整體而言,金山的網絡遊戲業務相對乏力,但這亦跟內地去年收緊網絡遊戲政策有關,行業整體亦未完全恢復,縱然是騰訊(SEHK:700)的遊戲業務亦是略呈疲態。不過,金山的辦公軟件業務依然持續增長,月活躍用戶量和付費用戶量都急速上升,長遠盈利狀況不成慮,而且有機會受惠新政策,漁人得利。金山軟件的雲業務若能慢慢收成,相信價值亦有機會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