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22年增派息 長江基建可作為核心收息股?

收息股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股息分派穩定,而公用股就絕對符合資格。本地公用股中,長江基建集團(SEHK:1038)多年來以併購持續擴大集團版圖,更成功晉身為跨國公用事業公司。此外,公司自1996年上市以來連續22年增派息。到底長江基建是否值得投資呢?

長江基建年度派息走勢

資源來源:S&P Capital IQ

今次就由股神巴菲特的角度分析一下。巴菲特在早年曾提出過以下四個選股原則:

  1. 公司業務可以理解
  2. 公司業務前景明朗
  3. 誠實且有能力的管理層
  4. 正以吸引價格出售

公用事業簡單易明

到底一間發電廠,或一間濾水廠如何運作,電網與管道的維護又有何要求,相信平常人都不會深究。但為何說公用事業簡單而明呢?原因是公用事業的終端需求的不確定因素少。公用事業以供水,供熱,及供電為主,而這些產品服務是大眾生活必需品。換言之,公用事業的需求主要取決於所屬地區的人口規模。若公司所處地區發展成熟,人口規模增長平穩,公用事業的穩定性就更高。

另一可增加業務確定性的是,公用事業多受地方政府管制,規管或為營運商帶來壟斷優勢。除政府管制,不少公用事業更享有天然壟斷優勢,例如營運商所擁有的電網可大大提升行業入場門檻。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公用事業都需求鉅額的資本投資,不論前期建設或後期維護,某程度上是頗消耗現金的生意。

增長空間持續收窄

政府管制雖然為公用事業帶來了確定性,同時卻導致營運商的盈利空間受限制。例如長江基建持有的港燈就在今年開始了新一份管制協議,准許利潤率被下調近兩成,威脅到港燈的股息分派能力。不過,其實大多數受管制的公用事業都面對著這個情況,而准許利潤率有絕大機會是有減無升。

長江基建一直以來的併購策略就可以為集團增加更多確定性高的盈利來源,抵消管制影響。之不過,隨著併購空間越來越少,併購所提供的增長力難免會放緩。事實上,近一兩年,集團的收購活動亦開始不如以往活躍。

管理層往績優越

展望未來,長江基建核心業務具防守力,衰退機會微,但增長前景就似乎有點黯淡。

近幾年,長江基建的股價表現確實不太理想。除市場預期增長放緩,集團的英國資產受累英國脫歐事件亦是重要因素。不過,政治事件發展不在管理層的能力圈之內。收購活動放緩亦不完全是管理層覓尋增長不力,始終吸引的投公用項目只會越來越少,尤其發展成熟地區,相對長江基建規模龐大的項目更是少之又少。

雖然母公司主席一位有變動,但團隊成員仍有為不少陪伴著長和系成長,經驗豐富的老班子。論管理團隊往績,以下這幅圖相信就是團隊積極捕捉增長機會的有力證據。

來源:長江基建集團

現價股息回報合理

受累於英國脫歐事件,長江基建的股價近年持續受壓。由於集團核心業務仍然穩定,派息能力有支撐,股價受壓自然就會推高股息回報。現價逾4.5%的股息回報就明顯較五年平均的3.47%高。雖然,集團的增長速度或會放緩,但目前的派息比率亦只有60%左右,相信股息分派仍有增長空間。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