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理由看好Uber和Lyft在2020年發威

Paris, France - November 29, 2014: Disney Store in Paris, on the famous Champs Elysees boulevard. It is the international chain of specialty stores selling only Disney related items, many of them exclusive.

Lyft (NASDAQ:LYFT) 和 Uber (NYSE:UBER) 大部分好友已給兩家公司嚇怕,落慌而逃。兩家公司在招車市場已雄踞雙頭壟斷地位,但業績連番受挫,兩者股價分別自今年初的72美元和45美元雙雙暴跌。投資新股從來都不容易,沒有人會否認這點。

不過很奇怪,淡友同樣不斷退場。本月初,Lyft的沽空股數僅為1,580萬股,這是自4月中旬以來淡友最低的沽空量。Lyft和Uber的表現不堪入目,雙雙都已「潛水」,跌穿了招股價。然而,眼下有幾個好理由,值得期待來年會出現轉機。我們便來看看兩隻股票為何有望在2020年大打翻身戰。

1. 業務蓬勃發展

人們依然需要出門,來來往往。Lyft和Uber的收入雙雙錄得雙位數增長,傳統招車方式的支出上升,擁有車輛亦成趨勢。兩家公司在11月初公佈的業績令人興奮,遠超股價的表現。

Uber收入在第三季增長30%至38億美元,增長率較三個月前的高出超過一倍。三個月前的增長率僅14%,當時便令投資者寢食難安。Lyft的增長不斷在放緩,但這次季度收入急升63%,很難令人再有什麼非議。Lyft的增長同時來自活躍司機數目增長28%和每名活躍司機收入增長27%。簡言之,對於兩家乘車服務巨頭,每季業績越來越重要,足以判斷業務發展有否改善。

Lyft業務急速發展,但業務僅限於北美個人出行 (personal mobility) 市場。Uber的規模就大得多,遍及國際市場。Uber業務亦已延伸到餐飲送餐和送貨服務,這些業務增長速度甚至高於本身旗艦服務。

2. 盈利將有改善

Uber和Lyft最大問題是燒了很多錢。兩家公司最新業績中,營業虧損和淨虧損均在擴大,短期內業績仍會見紅。然而,仍有一些跡象令人鼓舞。

Lyft在11月透露,預計到2021年第四季,經調整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 (EBITDA) 將扭虧為盈,遠早於多數分析師預期的時間。Uber個人出行業務分部的經調整EBITDA亦錄上升,這個水平足以支付平台研發和企業一般及行政成本。

3. 招股價對任何股票都是重要指標

Uber和Lyft的股價均已「潛水」,較招股價分別低38%和39%。但這條算式有點微妙,換言之Uber來年若要上水,回到春季IPO上市時市場給予的估值,便要上升61%(Lyft則達64%)。

淡友會認為Uber和Lyft不可能收復失地。他們的思維模式永遠不會變通。然而,我們姑且看看一年之後,假如Uber和Lyft的業績盈利繼續穩步上揚,而客戶活躍度亦增加,那情況又會如何呢?如果採用率持續利好這些大型企業呢?如果Uber Eats能貢獻Uber,推動經調整EBITDA變為正值呢?Lyft能否只多用一年時間,就可將經調整EBITDA扭虧為盈呢?只要至少一條問題的答案令人滿意,那麼不難看到股價會高於目前水平。但假如答案全部正面,若無法收復失地,回到2019年初的招股價,那確實令人難以置信。

回望Uber和Lyft今年表現當然不堪入目,但放眼未來則未必。這條路未必是您想像那麼狂風暴雨,況且擋風玻璃亦完好無缺。

分享給你的朋友
About The Fool 5811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