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航空股南航東航 隨時觸底反彈

由於中美貿易緊張及人民幣匯率波動,內地航空股在過去一年的表現都相較疲弱。行業整體於今年首三季完成旅客運輸量約5億人次,同比升 8.7%,較年初制定的11%仍有頗大距離,亦是近十年的最低水平。不過,中國內地 9月民航完成旅客運輸量 5475.3萬人次,同比升 8.9%,升幅比 8月高 0.7個百分點,或許是回升的先兆。其中國內線客運量增 7.6%,國際線增 20.5%。

同時,今年第四季行業回升的情況可期。一來是人民幣匯率企穩回升,航空業內匯兌損益將現改善,市淨率估值具備修復空間;二來去年四季度基數較低,且財政、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寬松刺激需求,行業更易創造相對佳績。今日就重點看看業內的南方航空(SEHK:1055)及東方航空(SEHK:670)。

南航可用座位公里增速回落

根據南航今年上半年業績,收入達到729.39億元(人民幣・ 下同),同比升7.98%;歸母淨利潤16.9億元,同比下降 20.92%;扣非歸母淨利潤 14.34億元,同比下降21.85%。

期內受制於 737MAX停飛,可用座位公里(Available Seat Kilometer, ASK) 增速回落,由 2018年上半年的 12.1% 增速,降至今年同期的 10.14%。集團期內收費客公里為 0.478元,同比跌 1.65%,遠遜於去年同期的正增速 1.82%。這些負面情況的發生,背後原因都離不開全球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

東航收費客公里不理想

東航的業績亦沒有特別向好。集團於今年上半年收入達 587.84億元,同比升 8.02%; 歸母淨利潤 19.43億,同比降 14.89%;扣非歸母淨利潤 15.62億,同比跌 26.29%。

而集團受737MAX停飛的影響有限,期內 ASK 同比增長 10.36%,升幅比去年同期的 9.49%更勝一籌。不過,期內的收費客公里數字亦稱不上理想,只有 0.513元,同比跌 1.35%,亦是遠遜於去年同期的正增速 3.37%,集團期內客運收入增長亦因而放緩至 9.27%,下跌了 5.43個百分點。

迴歸法則 航企觸底反彈可期

不過,以上的業績欠佳亦可視為行內受宏觀經濟不景因素的影響已發揮得七七八八。隨著下半年旅遊旺季的到來,國內航線的票價亦開始見底回升,由今年 8至9月的同比近 -5%的跌幅回升至 10月近同比 10%的上幅。

同時,北京大興機場於今季初開始營運,國內機隊規模最大的南航可伺機擴大北方市場,強化國際航線質量;而以盈利能力見稱的東航則可剩機成為唯一一間坐擁京滬兩大核心樞紐的航企。中美貿糾紛若能達成協議,對兩間企業而言更是錦上添花。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