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光棍節」現疲態 投資者應憂慮嗎?

11月11日的「光棍節」是中國最大的購物大節。因此,中國最大電子商貿公司阿里巴巴 (Alibaba) (NYSE:BABA) 最近公佈當日24小時的商品成交總額 (GMV) 按年增長26%至384億美元,其實無須大驚小怪。

這種增幅當然令人驚喜,但與2018年27%的增長率相比卻略為放緩,亦是自2009年推出這項購物盛事以來最低的增長速度。這次增長放緩是否顯示阿里巴巴的核心商貿王國已經出現疲態?

了解阿里巴巴的核心商貿業務

阿里巴巴的核心商貿業務包括淘寶、天貓、全球速賣通、Alibaba.com、考拉海購 (Kaola)、Lazada和盒馬鮮生實體店,上季產生的收入佔整體的85%。

收入總額上季按年增長40%至人民幣1,012.2億元(144億美元),營業利潤增長32%至人民幣320.7億元(45.6億美元)。核心商貿分部作為阿里巴巴唯一有盈利的業務,不斷為其他虧損業務如雲端服務、數碼媒體和創新計劃等分部的發展提供資金。

阿里巴巴正逐步將核心商貿業務拓展到海外市場,計劃到2024年推動買家增至10億,但其中大部分收入仍然來自中國。

中國業務的增長保持穩健,上季中國零售平台的流動月活躍用戶數 (MAU) 按年增長18%至7.85億,而年活躍用戶數增長15%至6.93億。天貓快速消費品和消費電子產品錄得強勁銷售,商品成交總額亦增長26%。

然而,如果追踪過去一年核心商貿業務的收入增長和經調整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 (EBITDA) 利潤,我們留意到該業務亦受中國經濟放緩影響,未能倖免。

核心商貿業務 2019年

第二季

2019年

第三季

2019年

第四季

2020年

第一季

2020年

第二季

收入按年增長 56% 40% 54% 44% 40%
經調整EBITDA利潤率 41% 45% 35% 41% 38%

資料來源:阿里巴巴季度業績。

若撇除東南亞業務的Lazada和可供海外消費者購買中國賣家商品的全球速賣通,收入增長就會更低。

更多大計如火如荼

阿里巴巴的「光棍節」增長放緩,反映其核心商貿業務的放緩將會持續,但該公司仍有幾個招數可用。首先,阿里巴巴正向中國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推出更多促銷活動。這些消費者往往較喜歡競爭對手拼多多 (Pinduoduo) (NASDAQ:PDD) 較多折扣的團購優惠。在農村地區吸引更多低收入消費者可抵消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成熟市場的增長放緩。

其次,阿里巴巴正鼓勵商家以現場直播視頻吸引買家,今年便在「光棍節」邀來美國唱跳天后Taylor Swift進行現場直播表演,接著是來自1,000多個品牌的現場直播營銷活動。這種策略把握了中國消費者對現場直播串流平台日益濃厚的興趣,這種潮流便造就了字節跳動 (ByteDance) 的抖音 (TikTok) 火速爆紅。阿里巴巴的嘗試正是仿效蘑菇 (Mogu) 的「社交購物」平台。

最後,阿里巴巴將繼續在海外市場拓展電子商貿業務,收購網易 (NetEase) (NASDAQ:NTES) 的考拉海購等較小平台,這將大大增強旗下國際電子商貿平台的實力。這些行動可顯著擴大阿里巴巴的全球買家基礎,可望抵消個人客戶支出放緩的影響。

不容勿視的事實

投資者不應過分憂慮阿里巴巴「光棍節」銷售額放緩。這家公司仍然是中國電子商貿和雲端市場的重量級巨無霸,分析師預計今年收入和盈利分別將增長34%和29%。對於市盈率約20倍的股票,這種增長幅度仍然令人驚喜。

中國經濟正以近20年最慢速度增長,但從阿里巴巴核心商貿業務可見,網上消費者普遍仍然有充裕的消費能力。阿里巴巴亦有其他大計,足以保持電子商貿引擎在未來幾年不斷全速推進。

分享給你的朋友
About The Fool 5799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