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昔日愛股 中石油跌穿海嘯價的終極原因

中國石油天然氣(SEHK:857)為「股神」畢菲特昔日愛股,今年卻跌穿金融來嘯期間低位。終極原因是中央部署成立國家管網公司,誓要破除中石油對石油管道的壟斷優勢。現時距離國家管網公司掛牌日子愈來愈近,中石油被估值下調的壓力也愈來愈大。

2007年紐約期油曾升至147.27美元,中石油股價也一度高見20.25元。隨金融海嘯淹至,油價一度跌至32.4美元的金融海嘯低位;中石油亦難逃一劫,股價跌至4.05元。不過,低處未算低,今年中石油股價低見3.67元,已經跌穿海嘯價。

如果中石油股價單純粹由油價決定,中石油股價理應不跌反升。因為以最新紐約期油油價計,已經回升至57美元水平,遠高於金融海嘯時低位,所以中石油股價應該高過金融海嘯的低位。

然而,早於2017年中央公布《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網羅8個改革任務,其中一個任務為改革油氣管網營運機制,重點為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幹線管道獨立實現運輸與銷售分開,而油氣幹線管道、省內和省際管網向第三方市場開放。

踏入今年,中央先後發出《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實施意見》及《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綜觀兩份報告均有提及集約運輸能力,意味建立國家管網公司勢在必行。

根據中石油年報,在國內擁有的油氣管道總長度為83,527公里, 天然氣管道全長51,751公里,原油管道全長20,048公里,成品油管道全長為11,728公里。截至去年底止的內地全國油氣管道全長13.6萬公里。中石油佔全國油氣管道比重達61.4%。

得油管得天下

2015年,中石油成立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持有中石油東部管道公司、中石油管道聯合有限公司及中石油西北聯合管道公司。現時中石油持有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72.26%股權,去年後者營業收入達430.6億元人民幣,純利為194.4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8.6%。

中石油管道業務營業額及純利都極為穩定,可以在逆市時可以支撐集團純利。例如2016年紐約期油油價急跌,導致中石油純利跌至72億元人民幣。然而,當年的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的純利高達200億元人民幣。倘日後管道資產被剶離後,日後再遇上油價波動,中石油必定虧損。所以近日中石油股價出現估值下調也相當合理。

所謂得油管得天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Rockefeller)深諳此道。他早年經營煉油廠,後來他意識到如果控制足夠的油管,可以控制原油售價,以減低旗下煉油廠生產成本。後來他更利用油管優勢,逼使下遊的其他煉油廠出售股權。倘中石油失去油管控制權未致於淪為俎上肉,但利潤空間肯定進一步收窄。

而中石油股價跌穿海嘯價另一原因為「為國損軀」。國企往往要承擔國家任務,中石油也不例外。而近年國策為增加使用天然氣,惟內地天然氣生產有限,故有必要入口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

奈何,翻查多年的中石油年報,發現最早在2010年年報披露進口天然氣虧損的數據,原來由當時至今年中期業績,進口天然氣累計虧損2,314億元人民幣,猶如「為國捐軀」。相比於同一時間包括非制控權益在內的整體累計利潤為7,577億元人民幣。倘進口天然氣採用市場機制定價,中石油賺取利潤肯定更多。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