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直出現許多關於出現衰退的預測。
從學者以至銀行家甚至分析員所有領域的預言者一直都預測會出現衰退,或至少指出衰退出現的風險加劇,他們引述收益率曲線倒置、中國及全球其他地區經濟增長放緩及樓市疲弱等數據。聯儲局甚至開始減息就潛在經濟下行搶佔先機。
然而,經過全國最大消費者企業最新一輪盈利業績之後,顯然這些企業些微類似衰退的跡象。事實上,大部分這些企業均錄得多年來增長新高,當中包括寶潔(Procter & Gamble)(NYSE:PG)、可口可樂(Coca-Cola)(NYSE:KO)和麥當勞(McDonald’s)(NYSE:MCD)。接下來,筆者會作出深入分析。
藥商寶潔並無遇到難題
多年來,寶潔在市場上屬表現低迷的一群,市場佔有率被Dollar Shave Club等新晉初創企業搶佔,而且在管理旗下數十個品牌方面陷入困境。可是,公司採取的扭轉劣勢策略、品牌以銷售為本、削減廣告開支,加上精簡組織架構取得成效,股價去年急升超過70%。
最新季度業績更加印證這點。有機銷售額(剔除收購、撤資及外幣的影響)按有機交易量4%增幅計算上升7%,顯示寶潔一直股價上揚,同時售出更多產品。
在最新一季,管理層留意到旗下醫療保健部門在北美洲出現強勁增長,而美國銷售增長上升6%,這個數字對一間發展成熟的企業來講相當可觀。財務總監Jon Moeller在業績電話會議中反駁有關潛在經濟困局,表示「我們並未看到疲弱的跡象。」
勁敵金佰利(Kimberly Clark)(NYSE:KMB)(即 Kleenex和Huggies紙尿片生產商 )亦同樣錄得強勁業績,北美消費品有機銷售額上升4%,而專業分部則增長 5%。
基於這些公司的業績,並無跡象顯示美國人削減家庭用品開銷。
可口可樂引起哄動
與寶潔情況類似,可口可樂股價近日亦因為逆轉方面的工作而上漲。作為「百分百飲品公司」,可樂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罐裝大小和甜度選擇,甚至推出全新可口可樂能量飲品。
在這間飲品巨頭第三季盈利報告中,環球有機銷售額上升5%,而北美洲有機收益上升3%,較本年初有所提升。公司注意到零系可口可樂在美國市場特別強勁,錄得雙位數增長,而且亦對來年在本土市場推出可口可樂能量飲品感到樂觀。與此同時,迷你罐在美國的銷售額增長15%。
可樂在美國的表現亦值得關注,原因是自2004年以來美國汽水銷售額一直下跌,但即使環境充滿挑戰,公司仍能研發水和茶之類的新飲品去推動增長,以及商標產品新口味。
勁敵百事公司(NASDAQ:PEP)最新一季同樣強勁,錄得4.3%的有機收益增長,北美洲零食分部有機銷售額上升5.5%,飲品分部則上升3%,而這兩個分部正正是公司的兩大分部。
百事和可樂在美國的穩健增長顯示消費者繼續花費購買品牌食品飲品,並正在消化加價。
麥當奴仍然是金蛋
最後,全國最大餐飲企業麥當奴(NYSE:MCD)的業績往往反映美國消費者情況。自2015年行政總裁Steve Easterbrook就任以來,受推出全日早餐、新菜單、餐廳翻新及引入外送服務所帶動,麥當奴股價上揚。
於第三季,動力繼續延續,公司環球同比銷售額增長5.9%,而美國同店銷售額則增長4.8%,顯示公司的措施能與美國消費者產生共嗚,而且美國消費者仍然願意花費。
在最近一次業績電話會議中,管理層留意到季內客流量為負數,但加價提高消費額,產品組合轉變亦推高可比銷售額。管理層提及新鮮牛肉Quarter Pounder、外送服務及店內自助點餐機等措施取得的成功。由於同比銷售額增長,加上營運效率提升,美國經營利潤率增長280個基點至15.6%。
麥當奴並非唯一一間銷售額暴升的餐廳。 受網上訂單及外送服務推動,Chipotle Mexican Grill(NYSE:CMG) 剛剛錄得11%的可比銷售增長。這些連鎖餐廳的強勁業績顯示美國人對於出外用餐不會感到內疚,而出外用餐通常比起在家煮飯開銷更大。
有何意義
隨著開始踏入零售業全年最忙碌的假日銷售旺季,這些顯示美國消費者繼續消費的跡象尤為重要。眾多零售商依靠假日銷售旺季推高全年大多數利潤,有些零售商甚至希望聖誔節能夠逃離因行業持續轉型電商而出現破產的危機。
經濟環境瞬息萬變,但目前現實就是失業率依然低企,而消費力強勁。上述企業佔美國全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美元,最新美國經濟報告顯示熱潮仍未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