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應了解有公司在中港兩地都上市,但由於內地和香港兩地股票市場有別,投資者基礎不相同,加上A股與H股不能互換的限制,同一間上市公司的AH股價普遍存在差異。進入2019年,AH股價差距普遍不斷擴大。截至8月,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下圖)累漲10%,自2月至本月連升9個月,本月曾上130高位,於近兩周才回落。
資料來源: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
AH股溢價指數追蹤的成分股中,銀行、保險、券商等金融藍籌股的權重相當高,當中中信建投 (SEHK:6066) 雖然經過上半年的上漲估值有所修復,但目前市盈率仍處於行業相對低位。在AH股溢價指數持續走高的情況下,港股特別是金融股低估值更為有望吸引內地長線資金的流入,那在這種利好情況下中信建投會否落鑊?
A股溢價明顯
中信建投的業務基本面還算有看頭, 截至2019年9月止九個月,集團營業額上升24.1%至96.9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74.8% 至38.2億元。再者中信建投跟隨市場變牛,券商板塊整體向好;科創板相關背景下,融資項目較多。同時中信建投(SHSE:601066) A股股價一直比H股高 (下圖),對於中信建投AH股價相差較大的問題,中信建投總裁李格平表示,公司H股股價對應PB(市凈率)是0.72,跟主要同行H股平均估值水平相當。但公司A股股價對應PB是3.92,顯著高於主要同行A股平均PB,這一反差主要是公司A股可流通股佔總股本比例較低造成 。
資料來源:彭博社
H股全流通或助落鑊
就AH股流通問題,早前市場亦傳出有關H股的重大消息。中國證監會決定全面推出H股全流通改革,改革只是涉及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其在內地股份可轉為H股。中信建投 (SEHK:6066) 受惠於H股全流通,讓公司境內未上市的內資股轉為H股後在香港市場增加H股供應, 提升市場流動性、港股整體在國際指數的權重,利好香港中資券商。
結論
雖然以上題材有利炒作,長期來看,加上隨著中港互聯互通的加強,兩地市場聯繫將更為緊密,亦會有愈來愈多的長線價值投資者參與H股。不過,對散戶而言也不是一面倒向好,這個增加港股供應量政策其實在經濟學上將供應線向右移動從而減少證券價值,投資者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