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ure的利潤率仍在擴大,原因是其增速較亞馬遜的Amazon Web Service快。
科技巨企微軟(Microsoft) (NASDAQ:MSFT) 首季業績輕鬆超出分析師預期,帶動股價近日大幅上揚。期内公司收入按年增14%至331億,較預期多8.6億,較去年第四季12%的增速有所加快。每股盈利增21%至1.38元,較預期高14仙。
微軟將有關增長大部分歸因於商業雲業務,該業務收入按年增長36%至116億,佔總收入35%。該業務的核心增長引擎為Azure,為全球第二大雲端基礎設施平台,僅次於Amazon(NASDAQ:AMZN) Web Services (AWS)。讓我們來探討微軟在季績中就這個備受關注的部門所披露的三項主要資料。
1.Azure增速較AWS快
按固定匯率計算,微軟的Azure首季收入按年增63%(報告為59%),較之前的季度放緩,但跌幅相較去年第三到第四季溫和:
Azure | 2019年第一季 | 2019年第二季 | 2019年第三季 | 2019年第四季 | Q1 2020 |
YOY收入 | 76% | 76% | 75% | 68% | 63% |
YOY = 按年。*按固定匯率計算。資料來源:季度業績報告。
微軟未有披露Azure的具體收入,但野村證券分析師Christopher Eberle估計,Azure在2019財年的收入為135億。AWS去年為亞馬遜帶來257億的收入,惟該部門上季收入按年僅增35%。
Azure繼續在與AWS的競爭中佔優,主要原因有二:微軟將其服務與其他引領市場的軟件產品(如Windows、Dynamics和Office 365)捆綁在一起,還吸引了不想助長亞馬遜最賺錢的業務的大型企業客戶,尤其是零售商。
2.利潤率正擴張
微軟整個商業雲部門的毛利率,包括Office 365、Dynamics 365、Azure和其他相關服務在內,按年增長四個百分點至66%。財務總監Amy Hood在 電話會議中表示,就商業雲業務而言,「Azure毛利率顯著改善,抵銷了銷售組合轉向Azure的影響。」 換言之,Azure的毛利率仍然低於微軟其他雲端服務,但隨著規模擴大,其毛利率正不斷改善。
智能雲(Intelligent Cloud)業務首季收入為108億,Hood表示,「Azure毛利率的顯著改善,部分被Azure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及PaaS (平台即服務,platform-as-a-service)的收入組合所抵銷」,令業務的總毛利率「稍微」上升。
這反映Azure用作與AWS和其他對手競爭的核心IaaS/Paas平台,利潤率仍低於其向企業客戶交叉銷售的附加服務。不過,利潤率較第四季仍有顯著改善,當時Hood指出,智能雲部門的毛利率「按年持平」,原因是Azure較低的IaaS/PaaS毛利率和較高的附加服務毛利率相互抵銷。
3.更多服務,更多顧客
Azure最大的附加服務之一是Azure AI,其提供一套用於分析、自動化及其他服務的AI工具。微軟稱,Azure AI目前為2萬多名客戶服務,而在過去12個月中,逾85%的財富百強公司都曾使用Azure AI。
微軟指出,醫療保健行業是Azure AI的主要增長市場。 諾華(Novartis)利用這些工具開發新的治療方法,而Humana則利用這些工具為超過1000萬名會員提供個人化的醫療解決方案。
另一項附加服務是Azure Sphere,為以Linux為基礎的操作系統,將處於傳統網絡「邊緣」的物聯網設備連接到Azure。 例如,星巴克將其咖啡機連接到Sphere,能夠在維修問題發生前及早作出識別。
Hood指出,所有這些附加服務為Azure第一季「1000萬元以上合約數量顯著增加」帶來貢獻。
Azure對微軟意義重大
Azure在雲端平台的競爭中仍處下風,但其增速仍然比AWS快,而且有多項大計。投資者不應對其逐漸減速感到擔憂,因Azure在生態系統持續發展和鎖定更多客戶下,利潤率仍在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