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關乎利潤,但細節令人驚訝。
飛機巨企波音(NYSE:BA) 夥拍德國跑車製造商保時捷,聯手開發一款飛行汽車:自動駕駛空中的士。
兩間公司宣佈,雙方已經協意共同開發高級商用載客無人機,並評估這類汽車的市場潛力。
這只是一場美麗泡影,還是汽車業的未來前景?
波音和保時捷的說法
波音和保時捷表示,雙方已簽署一項諒解備忘錄「探索優質城市空中交通市場,以及擴展城市交通網絡至空中」。
根據協議,波音、保時捷與Aurora Flight Sciences(波音的附屬公司,負責設計和製造無人機)的工程師將共同設計一款自主全電動,可以垂直升降的「優質空中汽車」。在完成設計後,團隊將製造和測試產品原型。
兩間公司亦會攜手合作,確定這類汽車可投入實際使用,並評估市場潛力。
保時捷和波音預想一款電動自動駕駛,可以垂直升降的載客無人機。圖片來源:波音
保時捷營銷主管Detlev von Platen表示,進軍空中交通市場,可能是公司前景的重要一環。他說:「保時捷希望成為優質交通工具的領先品牌,擴大作為跑車製造商的業務範疇。」「這意味著公司可能需要進軍第三維交通方式。」
優質空中的士服務,也是Boeing NeXt(飛機製造商波音的附屬公司,負責開發未來交通)的未來重點之一。Boeing NeXt正努力建立「新一代交通生態系統」,使自動駕駛和人手駕駛飛機可以安全地共存。
Boeing NeXt總經理Steve Nordlund表示,夥伴關係可以加快城市空中交通的發展。他說:「是次合作的目標,在於努力開發安全有效的新型交通生態系統。」
為甚麼保時捷有意開發電動空中的士
汽車業投資者深知,保時捷的汽車銷量低,但利潤高:公司為母公司福士集團(OTC:VWAGY) 帶來重要利潤。雖然保時捷只佔福士集團2019年上半年交付的乘用車的2.6%,但保時捷的乘用車在期內為母公司貢獻的經營收入高達31.6%。
保時捷和福士正尋找方法,確保在未來數十年汽車業重心移向電動、互聯和自動駕駛汽車之際,仍能產生利潤。
Porsche Consulting在去年的一項研究,詳細評估了電動載客無人機的市場潛力。研究估計,商用載客無人機將在2025年左右開始投入服務,到了2035年,市場約有23,000架空中的士,市場價值約320億美元。
研究亦指出,與陸上運輸相比,城市空中交通方案可以更快速有效地接載乘客,而且成本大幅減少。(請註意,研究作者把載客無人機視為「樞紐到樞紐」解決方案,即在既有車站之間移動,而非像的士般「端到端」。為防止空中過分擠迫,他們認為有必要實施此限制。)
簡而言之,與波音訂立協議,可使保時捷探索多種可能性,開發符合品牌形象和價值的優質電動載客無人機,同時找出保時捷怎樣在交通科技演進之中,創造出豐厚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