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電控股有限公司(SEHK:2)是亞太區能源業的投資者和營運商。該集團擁有發電、輸電和配電業務以及零售天然氣和電力。
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電的發電量接近24,000兆瓦,擁有超過15,900公里的輸電和高壓配電線路。該集團在亞太地區擁有約7,700名員工。
中電一直是香港的主要電力供應商,為香港80%的人口提供電力。多年來,其業務已遍及多個國家,例如中國、印度、澳洲及台灣。該集團擁有多元化的投資組合,能夠派發穩定的季度股息,是少數能成功這樣做的恒生指數成份股。
投資者可能會懷疑─中電是否擁有讓其繼續支付可持續股息的業務模式?讓我們看一下該集團的三大方面來作出決定。
業務性質
第一個方面是業務本身的性質。中電在多個國家持有公用事業資產的權益。當中大部分資產受到監管,並為擁有人帶來穩定、一致的回報。
公用事業資產的性質雖然乏味、但可預測且可靠。該等資產亦可抵禦經濟衰退,原因為在經濟低迷時期人們仍需要電力和水。因此,中電業務的性質確保了該業務可在各種經濟條件下大量產生現金。
自由現金流
第二點是中電產生自由現金流的能力。從上表可見,中電在過去連續五年均產生穩定的自由現金流。
產生穩定的自由現金流是成功派付股息公司的標誌,因為此意味著該公司擁有足夠的現金流支付股息。
過往股息
最後一個方面是中電的過往股息。投資者應注意,中電一直貫徹提高其每股年度股息,同比增長約3%至4%。穩定增長證明了中電公用事業資產組合的穩定性,該等資產產生具韌性和不斷增加的現金流,令股息隨時間增加。
2019年上半年,中電再次將其季度股息由去年的每股0.61港元提高至每股0.63港元,同比增長3.3%。
愚人要點
根據以上觀察,筆者有信心中電可繼續向股東派付可持續的股息。該集團的公用事業資產組合實力豐厚且多樣化,即使在艱難時期亦能帶來穩定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