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24歲,現職教師月入 28000 元,額外每月兼職平均約 12000 元,因學校有宿舍,解決了住的問題,平均月儲3萬。 現有股票53萬多 (0001, 0003, 0005, 0062, 388, 916, 1299, 6886,長和 友邦 匯豐 比重最高,各超過10萬市值),現金20萬。 我有2方案: 1. 把所有股票沽出,買約 400萬樓 (8成半或9成按揭),再每月供樓當儲錢,但猶豫緊,因樓價高,且不能放租幫補供樓,因我唔夠錢做5成按揭。 2. 長線一路儲股票 (我集中買大藍籌,收左息再用息買,如此類推),擴大股票組合,長線目標儲過200萬股票 (10年內,如約4厘息,年收8萬,平均月收7000元,已夠補貼生活費)。 如要二揀一,那個方案好一些? 又或者,有沒有其他理財建議? 個案重點: ‧24歲 ‧正職月入$28000,兼職收入$12000 ‧月儲$30000 ‧現有股票$50萬 重點目標: ‧賣股轉樓 ‧還是集中儲股票,目標儲$200萬股票 ‧怎樣的資產配置較好 龔成分析: 你不用限死在這兩個方法之中。 其實,我地要做的,就是資產上的配置,當股票的回報比較好,可先投資股票,但如果物業回報理想,就可投資物業。同時,當中是可以轉換配置的。 總之,我地不是用人工追資產,而是用資產追資產,利用投資不斷將你收到的現金去增值,從而不斷利用小資產追大資產,有效令你的財富變大,當中不用太多設限。 首先,5成樓都有方法放租的,這方面不是問題,但抱歉不便在這裡講,課堂上以「朋友」身份講會較方便,另外,你可以請教地產經紀,有些都會講的。 如果以「價值」與「價格」偏離程度去分析,港股開始有少少貴,但物業就真的貴,物業的偏離程度較大。所以,投資股票的回報,會比物業大。 方法是先投資股票,利用類似方案二的方法,不斷儲股票增值,但不用定出一個固定$200萬的目標,你只需不斷儲就得。股票的增值比物業增值大,即是這些股票增值後,就算日後樓價升左,你反而有更大的本錢去「追」物業。 你保持股票的不斷累積,同時等機會,若樓市出現下跌,就是你將股票轉成物業的時機。這個時機不一定是你有自住需面,任何時間都得,轉到物業後,持有收租樓,一樣是增值方法。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筆名)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