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SEHK:175)剛公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收入跌11%,純利更大跌40%。到底吉利能否在下半年,或中期內大翻身呢?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就要先了解一下吉利盈利能力衰退的三個重點。
1.整體汽車市場衰退
受惠於過去十多年經濟急速發展,大多數中資汽車製造商都錄得顯著收入增長。隨著經濟減速,中央多次調低GDP增長預期,過去利好的宏觀經濟因素基本上已無力再推動汽車產業增長。與此同時,中美貿易戰為中國經濟帶來陰霾,汽車並非必須品,所受打擊自然較沉重。簡而言之,中國汽車業陷入低迷局面算得上是必然結果。
吉利的業績報告中,就引用了中國汽協的數據,指出中國市場整體乘用車銷量相對去年同期下跌14%。之不過,行業趨勢是管理層能力範圍以外的問題,吉利在期內的總收入下跌11.5%實在是無可厚非。
2.國六標準提前實施 增去庫存壓力
另一個造成收入下跌,並導致毛利率衰退的因素,就是中國的「國六」標準落實執行。未符合標準的「國五」車輛有可能無法遷入個別省市,變相打擊吉利存貨銷情。未符合標準的「國五」車輛亦會在個別省市被禁售,因此汽車製造商有迫切性去將未達標準的車輛賣出。為此,吉利在上半年就向經銷商提供更大的折扣來促銷。清貨方面,吉利的策略成效頗顯著,但亦令收入進一步受挫,同時削弱毛利率。2019上半年,吉利的毛利率下降2.4%,毛利更跌21.9%。
不過,因應「國六」而清庫存只是短暫應對措施,「國六」的落實在中期或可推動吉利的未來業務增長。原因是「國六」造成的「換車潮」仍會在下半年持續湧現,符合「國六」標準的汽車自然會成為潛在買家的首選產品。
「國六」的影響會逐漸淡化,但吉利卻無法改變宏觀政經因素所造成的影響 。值得欣慰的一點是,吉利在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在行業衰退下不跌反升,可見過去管理層所建立的品牌形象確實為吉利帶來優勢,有望受惠汽車產業復甦。
3.無形資產攤銷
吉利整體利潤率受壓的另一原因,就是行政費用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52.6%,佔收入5.2%。增加的行政費用中,大部分屬已資本化的研發成本攤銷。吉利正部署推出多款新車,加上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積極發展,未來相信會有更多尚未使用的技術投入生產,無形資產的攤銷將進一步蠶食利潤。
但新技術投入,豈不是會推動業務收入增長嗎?正如第一點提到,中國的汽車業經已陷入低迷期。造成這低迷局面的因素主要與宏觀環境相關,汽車技術品質並非關鍵。只要外圍因素依然存在,消費意欲都會受挫。
到底吉利幾時可以大翻身?答案就取決於中美貿易戰幾時有明確的發展方向,驅散中國經濟陰霾,重振消費意欲。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