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到本地增長股,不得不提維他奶集團(SEHK:345)。維他奶的產品口味獨特,品牌形象深入民心,擁有股神巴菲特著重的護城河優勢,中國市場亦帶來龐大的增長空間。 今年6月公佈的業績錄得19%的純利增長,股價卻一直下沉,6月高位至今,曾跌逾20%。為何雙位數的盈利增長,伴隨而來的竟會是雙位數的股價跌幅呢?
增長溢價過高
投資者購買一隻股票所願意支付的股價,是基於對公司業務的預期。投資者會願意支付昂貴的價格來購買增長股,是因為相信自己所付出的「增長溢價」會被業務的未來增長合理化。維他奶股價高企時,市帳率超過10倍,市盈率更有近80倍。80倍的市盈率絕非便宜,但只要每股盈利可在長線有8倍增長,實際市盈率就會降至10倍。這樣一來,投資者所支付的「增長溢價」就由業務的實際增長所補償。
增長股的股價波動,主要源於增長預期與實際增長的落差。每個投資者對於一檔股票都會有不同的預期,而投資者的預期通常不會單單建基於業務本身的表現和潛力,市場氣氛亦會造成影響。
增長遜預期 短線投機形成沽壓
假設投資者A預期30%的增長,投資者B 則預期有19%的增長 。當維他奶公布的增長只有19%,投資者A的預期就未有被實現。若覺得增長溢價未必會被補償,投資者A就有可能及早斷纜,沽售股票。
投資者A的行為是非常之短視而且欠缺耐性的,因為單一年度或季度的增長未必會影響到長線目標的實現。一年19%,兩年就是42%,而要實現到42%增長,其實並不需要在兩個年度錄得同樣19%的增長。第一年16%,第二年22%,總增長仍然可達42%。不過,市場就是充滿著一大堆偏好短線操作的人。當單一季度業績不似預期,短視的投資者A所願意支付的增長溢價就會下跌,形成沽壓。
增長符合預期 唯持貨心態脆弱
至於投資者B,維他奶公布的實際增長就符合了預期。若投資者A的沽售令股價跌至相應增長低於19%的水平,投資者B更應該加注 。然而,面對著一輪又一輪的沽售,投資者B當初的想法亦會被動搖。即使今次的增長符合預期,投資者B亦可能會調低對未來年度的預期,變相又令增長溢價收縮。當預期調整廣泛出現,另一輪沽壓就會令維他奶股價繼續下挫。
現實中,散戶預期輕易會被市場氣氛所動搖。要加強增長投資的持貨心態,以下三個原因值得反思:
- 過分著重股價短線表現,被市場氣氛主導
- 對業務的實際潛力欠缺認識,增長預期欠缺基礎
- 運用精湛但能力未能駕馭的估值工具,氣氛轉變時不信任估值結果
毫無價值考慮的賭徒
上述提到的兩個情況,同樣會令投資者無法受惠於增長型企業的長線成果。現實中,有另一類散戶投資者的行為更加是難以理解,但卻非常普遍,就是進場前未有進行任何估值的投資者。
「股票XXX可有高增長,於是買入」,與「股票XXX可有20%高增長,於是買入」,兩個說法的方向一致,但背後的心態卻存在非常之大的落差。
前者欠缺增長預期,部署成果基本上無法量度。由於成果無法量度,投資者就會不自覺將股價視為量度工具。當股價下挫,沒有進行估值的投資者就會覺得部署失敗,於是順勢沽貨。這類投資者的持貨能力完全由股價表現主導,其部署基本上與賭博無異。維他奶由高位回落時,「應否止蝕維他奶」曾迅速成為熱話,可見市場上確實存在此類對於價值毫無概念的散戶。
很多時,投資者以為選中一隻具潛力的優質股,就可以賺到盤滿缽滿,但最決定增長投資成敗的因素卻未必是公司業務表現,而是投資者的部署準備和持貨心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