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追黃金 不如揸現金

自從7月底的中美重啟談判會面結束,中美關係又有新一輪惡化跡象。美方將於9月落實加徵關稅,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蹤國」。一連串的壞消息頻頻傳出,市場的避險情緒急速升溫。傳統避險資產黃金的價格急升,帶動幾檔黃金類股票上揚。例如招金礦業(SEHK:1818 )在8月頭就錄得了11%的升幅。黃金類股票逆市上揚的表現,相信吸引不少散戶抱住「避險」的心態入場。之不過,這樣的部署似乎不太明智。

事後避險成效有限

避險部署應該在風險事件出現前便要落實,而非在風險實現後才執行的。風險實現後,避險情緒經已升溫,避險資產價格亦已上漲。投資者在避險情緒高漲後買入避險資產,其部署很大可能只是炒作市場氣氛,而且未必享受到任何避險作用。原因是過去一連串的避險資產價格升幅或已反映出事態再度惡化的預期。

換句話說,即使中美關係再度惡化,避險資產的價格亦未必會再次大幅上漲,因為現時的價格很可能已反映出中美關係在未來持續惡化的影響。若惡化跡象略有好轉,避險情緒更有可能急促降溫,令避險資產價格急挫。

黃金價格走勢難測

散戶的一個常犯錯誤,就是不自覺地投機,而投機失敗後,心理上就將操作歸類為投資,幻想「坐艇」的資產會在長線回升。若然上市公司的業務確實提供到長線的增長,上述的幻想也許會在未來實現。不過,同樣的情況未必適用於黃金。因為黃金本身是不會產生現金流的,投資者幾乎沒有辦法計算出黃金的實際價值。

至於金礦股,一些金礦公司的盈利取決於黃金價格,而影響到黃金價格主要因素就是黃金需求。可以影響到黃金需求的因素眾多,例如美元匯率、中國經濟增長、甚至一些涉及黃金的醫藥和生產技術發展。虛擬貨幣的出現亦有可能取代了黃金的部分保值避險功能。若然上述的任何一個因素令黃金長線需求下降,黃金價格或會在長線持續下跌,影響金礦公司的盈利。

保留現金靜待時機

避險情緒升溫後才追捧黃金類股票,操作的投機成份非常高,亦未必可以為投資者帶來任何避險優勢。加上黃金價值難以從基本面分析推斷,操作亦未必有保本的作用。 與其在悲觀環境追捧熱門避險資產,倒不如保留現金,等準機會來臨,收納優質資產。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