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接觸投資產品時,眼見潛在回報豐富,投資者容易變得雀躍,急不及待要「錢搵錢」。這是人之常情,那怕是股壇老兵,發現一檔理想的優質股,亦會頓時覺得心花怒放。然而,「盲舂舂」倉促決定的結果,多數會導致「高買低賣」。
以下三個因素對投資部署的可持續性非常關鍵,但卻經常會在過程中被投資者輕視。
1. 投資承諾期
投資承諾期,即投資者對於一個投資操作所願意堅持的期限。
巴菲特曾推薦予散戶的指數投資,就是一個需要長期承諾的策略 。理論上,每一次經濟衰退之後的復甦都可以將經濟表現帶領至新的高峰。因此,即使在週期頂部買入貴價貨,只要捱到下一個週期的新高峰,投資者亦可賺到錢(高買更高賣)。不過,若承諾期過短,投資者就未必等到下一個高峰的來臨,甚至要在下行週期止蝕離場。換句話說,當投資者的承諾期與策略所需的期限存在差距時,投資者就未必享受到策略的豐收成果。
為什麼現實中會出現承諾期不相符的情況呢?除了因為散戶的心理質素弱,例如賺少少就「割禾青」,亦因為現實生活存在很多硬性的約束,導致投資者無法作出長線的承諾,抑或被迫中斷長線部署來應付財務需要 。
2.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承受能力,可視作投資者對財富帳面值增減的忍耐力。政治事件會影響股市,利率增減會造成債市波動,而這些波動最終就會翻譯成財富的增減。當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與部署的風險出現錯配時,就容易造成「高買低賣」。
市場上存在不同類型的投資工具,例如月供股票、月供ETF,原意就是助投資者被動投資,不需要考慮入市時機。問題是,月供股票所累積的資產,同樣會因股價上落而增減。平均成本法並不會令散戶的財富與大市走勢脫鉤。若然風險承受能力太低,股價跌一跌就心慌慌趕住走,投資於任何類型的產品都有可能會「高買低賣」。
風險承受能力容易被忽略,是因為散戶的情緒容易被市場氣氛帶動。當氣氛樂觀時,部分散戶只會考慮利好事件帶來的潛在增長,不會嘗試了解風險實現的影響。自然而然,散戶亦不會考慮風險對財富帳面值的潛在影響,以及隨之而來的心理壓力。
3.投資額度
發現投資機遇時,「尋到寶」的心態會令投資者變得衝動,甚至造成「過度投資」。過度投資,即投資者耗盡經濟能力來投資,例如將每月總收入過高的比例用作投資 。龐大的投資本金固然可以放大「錢搵錢」的效果,但若當初沒有為自己保留足夠的「安全邊際」,日後就有可能因為投資額度縮減而令表現不似預期。
意料之外的財務需要就最有可能令投資者被迫縮減投資額度 。人生各階段的不同需要,加上外圍環境的變化,都足以對投資者的財務規劃做成重大影響。若然在早期已經過度投資,當未來的財務需要提前實現時,投資者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將資產套現,結果令部署無法順利執行。
到底父母會否提早十年退休,或政治不穩會否影響未來工作收入?這些事件是大家都沒有可能準確預測的。散戶要避免部署受財務需求轉變所影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作出投資承諾時保留安全邊際,例如留住10%的現金以應不時之需。
執行投資部署時,大多數人都會很關注該項資產的相關消息,例如中美談判的影響,聯儲局加息減息的影響。同樣值得重視的,就是投資者自身的財務狀況和投資需要。無論一個投資策略有幾完善,估值做得有幾準確,若策略與自身的財務狀況不匹配, 投資者亦未必守得住策略的豐收成果。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