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來港第二上市 為何中金公司較港交所更受惠?

阿里巴巴集團(NYSE:BABA)已經提交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申請。有報道指中金公司(SEHK:3908)已經成為是次上市的兩家保薦人之一,估計下半年將會錄得可觀保薦人收入,其短期受惠程度隨時較港交所(SEHK:388)更高。

中金雀屏中選成為阿里保薦人不令人意外,因為阿里為中金為股東之一。今年2月阿里以每股15.5元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收購1.17億股後,持股增至2.03億股,佔所有已發行股份接近5%。

所謂肥水不流別人田,阿里有這單價值超過1,000億元集資交易當然要益自己友。除阿里是中金重要股東外,阿里和中金已經有多年業務合作。打開中金招股書,原來阿里聯營公司螞蟻金服曾於2015年覓得中金擔任併購交易顧問,交易金額超過120億元人民幣,為當時有史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互聯網企業私募融資。

當時中金立下大功,阿里回饋中金最佳的辦法莫過於給予生意。雖然有指阿里在港上市的集資額由1,600億元,降至1,100億元,惟保薦人可以從每單新股集資額抽取集資額1%至1.5%作保薦費看,這單上市可以為保薦人帶來高達16.5億元的保薦費收入,中金可以攤佔其中一半。

400隻中資ADR有望回歸

表面上中金賺取8億元保薦費看似不多,惟倘成功協助阿里回歸港股,未來中金承接從美國預託證券(ADR)市場上市回歸港股或A股的生意將會接到手軟。因為ADR市場有接近400隻中資股。

事實上,部分ADR中資股涉及敏感業務,故相關股份老闆早已回歸A股。像從事網絡安全業務的奇虎360早在2016年完私有化,並於2018年以借殻上市形式回歸A股,變身成現時的三六零(SHA:601360)。隨中美貿易戰勢將升級為金融戰,阿里從ADR市場回歸港股肯定不是唯一一家。只要中金再次打出代表作,相信日後類似生意陸續有來。

再看看中金招股書,中金本身就大有來頭。截至2015年年中的A股十大首次公開招股(IPO),中金佔了8家,總集資額超過3,200億元人民幣。而上市後的定向增發、配股及後續發售交易中,十大交易中金亦佔了5隻,總集資額也達1,500億元人民幣。其實,中金也是港股IPO專家,十大IPO,中金佔6隻,總集資額達514億美元。當中1997年中國移動(00941)在港上市,也是中金首個海外的新股集資交易,當時資資額達42億美元。故中金作為港股IPO專家,增添阿里回歸港股的勝算。

中金食盡兩家茶禮

有指港交所受惠阿里回歸港股,這個看法並沒有錯。惟中金受惠程度較港交所更高。因為在ADR市場上市的中資股不一定回歸港股,回歸A股市場也是出路。故中金為中港兩地IPO專家,可以食盡兩家茶禮,受惠程度更高。

花旗環球金融估計港股成交會因為阿里上市最多上升15%。不過,冷靜下來再細心分析阿里在美國成交暢旺的原因,或許這個估計可能過分樂觀。

現時阿里每日成交額接近200億元,無疑較騰訊每日成交額接近50億元為高。不過,阿里在ADR市場成交活躍,可能和當地沒有印花稅有關,令投資者炒即日鮮空間大增。

然而,香港稅務局會向買賣雙方徵收股票印花稅,相當於每宗交易金額的0.1%,相信阿里移師至港股的成交額不會這麼多。

再者,阿里每日成交額接近200億元,僅相當於其市值的0.6%。惟市傳阿里只在香港發行約1,100億元新股,即使阿里在香港交易有美國這麼活躍,最多只能帶動港股成交額增加6億元而已。

近日阿里回歸港股進入直路,事關前者宣布每1股拆做8股,以降低港股投資者入場門檻。由於中金能食盡中港兩地市場茶禮,相反阿里能帶動港股成交增幅不如想像中這麼大。故從阿里回歸港股這個角度而言,中金投資價值勝阿里。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