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仕佳杰追求的目標是在兩到三年內成為一家銷售額超過千億的行業巨頭,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中重要的推動力量。」偉仕佳杰(SEHK:856)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李佳林於去年曾經說過這一番話。
然而,這番豪言也非誑語,自2002年偉仕佳杰登陸港交所,截至2018年末,16年間公司平均收入復合增長率高達31%,盈利復合增長率更達41%,漲幅駭人驚聞。公司2018年全年營業額達624.8億,延續每年雙位數升幅,按年升14.6%。
不過,要在3年內漲至千億霸業還需再下一城,要每年達到17%升幅。偉仕佳杰有條件延續高增速之餘,什至擴大升幅嗎?公司在高速增長同時,風險會否相應龐大?我們能從現時行業發展,以及公司未來動向一探線索。
優化業務 低毛利成就霸業
偉仕佳杰是國內和東南亞最大的 IT 產品分銷商。分銷業務素來有一個特質,就是營業額規模都很大,但毛利率卻偏低。因此,一般來說分銷商們都紛紛踏上了創新轉型之路。偉仕佳傑卻強調要繼續鞏固傳統分銷業務,並在此基礎上創新升級。
「高毛利適合創業、低毛利成就霸業。」李佳林這樣認為。
這句說話被小米集團印證過了。雷軍曾向所有用戶許諾,小米每年硬件綜合淨利率絕不超過5%。如有超過部分,將回饋用戶。即便小米的硬件淨利率不高,但是量大也能取勝,並且在此基礎上,小米還可以發展利潤高的IoT和互聯網服務業務,小米集團2018年營收1,749億人民幣,目前市值達4000多億港元。這或許就是偉仕佳杰堅持分銷行業的原因,多年來深耕分銷業務,在整體分銷領域確立了亞太地區行業前三的霸主地位。
同時,偉仕佳杰積極拓展增值業務包括雲計算及大數據分析、網絡及信息安全、企業級服務解決方案。這些高附加值業務提高了整體的毛利率,而偉仕佳杰的毛利率亦因而在一直攀升,從2016年的3.9%增長至2018年年的4.5%。雖然,最終2018年全年純利7.4億元,只按年升3.4%,升幅看似跟營收升幅有差距,但這可歸究於一次性滙率損失及其他支出,共約9,800萬元的非經常性損益。否則純利利升幅能達17%,與營收同步。
另外,市場研究機構IDC報告預期,到2021年全球超過50%經濟模式將是數碼化,其中內地數碼經濟即將進入高速增長滑道。企業面向雲服務轉型,加強在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技術服務能力與資源聚合建設,對相關設施、器材需求亦在增加。再配合偉公司產品結構的改善,預計偉仕佳杰未來的毛利率還會繼續提升。
裂變發展創建業務新生態
2018年年中,偉仕佳杰宣布打造資源聚合、人才聚力的新平台,將分銷與解決方案相結合形成與上下游的價值連接,實現價值的再創造。偉仕佳杰致力提供「科技+金融+互聯網」一站式整合服務,構建商業模式的閉環。公司目前在供應鏈金融、物流、IT服務、產業基金、大數據與雲服務、企業級IT+行業等方面均形成布局。這一系列業務生態發展不僅能幫助加大客戶覆蓋面,同時能提升用戶黏度,將為業績提供持續上升的穩定動力。
而且,今年偉仕佳杰開始與阿里巴巴合作,成為阿里雲的中國區總經銷商,因此預期公司短期內將可實現強勁並持續的收入增長。
輕資產模式 降低營運風險
近年來,內地生產成本趨升,加重了不少公司的營運負擔。不過,偉仕佳杰並非從事生產,而是購入來貨再轉售客戶的分銷環節,毋須投入廠房、設備等重資產,讓公司得以以輕資產模式營運,只要周轉天數控制得宜,加快資本流轉的速度,就可獲得可觀回報。同時,這模式容許公司因應市場需求控制訂貨量,一旦市道欠佳即減少入貨,具備一定程度的防守彈性。可見,雖則分銷有著低毛利率的弊處,但同時亦讓偉仕佳杰具備穩定性及防守性,有助穩住投資者長線投資的信心。
三年內,偉仕佳杰能否成為千億霸業仍被眾多因素左右。不過,即管三年不行,偉仕佳杰要再現小米的傳奇依然指日可待。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